“過去澳門居民到內地主要是進行消費,現在澳門居民到內地有更深的社會、經濟、文化的交往。這些都可以看出兩地之間的經貿來往和社會交往越來越緊密了。”何鋒分析說,客流量變化如此之大的原因應該歸于澳門回歸后澳門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中央政府對澳門的支持政策發揮了很大效益,尤其是實行CEPA(《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和內地開放‘個人游’以后,拱北口岸客流量不斷增加,這說明內地與澳門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他說。
隨著澳門和珠海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不少澳門居民已經在珠海買房,同時享受澳門的工作氛圍和珠海輕松的居住環境。
27歲的利應杰是廣州人,在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澳門分公司工作,同事都是澳門人,朋友基本上也都是澳門人。“我都快變成半個澳門人了”,他說。
由于澳門的生活成本比珠海高,利應杰和身邊很多澳門同事一起,在珠海買了房定居。“十個同事里面,幾乎有六、七個都在珠海買房了。”他說。
“我現在的房子是海景房,推開窗戶就能看到大海。而在澳門,很難買到這樣的房子。早上八點,準時通關到澳門工作,晚上七點多再通關回到珠海拱北的家里,通關出去后步行到家中不到十分鐘。工作日每天都往返,周末則可以貓在珠海度過悠閑假期……”他津津樂道于現在的生活。
不僅僅是旅游、買房,隨著兩地往來越來越密切,珠澳不少男女青年從中覓得幸福的婚姻。
自從去年娶了澳門姑娘海倫,珠海市民薛文開始享受內容更為豐富的珠澳“雙城”生活。
“早上去氹仔的新武二吃蠔仔粉面,或者去吃個葡式的豬扒包;中午在西灣的咖喱屋來份葡國餐,而圣地亞哥的下午茶真是很能讓人品味老歐洲的感覺;晚上再去嘗嘗黑沙環的林記葡式燒烤。澳門的牛雜、牛腩、甜品都很地道,我嘴饞時就忍不住跑去澳門吃一頓。有時周末我們去澳門欣賞一場世界高水平的音樂會,并在澳門的家住上一兩天,逛逛名牌店……”
“對我來說,雙城生活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隨時享受兩地的美食和文化。”薛文說。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