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昨天下午,北大五名法學學者沈巋、王錫鋅、姜明安、錢明星和陳端洪,受邀參加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座談會,直言最近有些地方突擊拆遷現象嚴重,建議全國人大法工委和國務院關注,由國務院出臺通知,要求各地在元旦、春節期間遏制突擊拆遷的發生。
王錫鋅說,近期,拆遷條例修改正在推進之時,有些地方出現的突擊拆遷現象嚴重。這可能讓矛盾在短時間內釋放出來。他和沈巋提出,希望法工委和國務院關注這一情況,并由國務院出臺一個通知,要求各地元旦、春節到來之際,從民生的角度,遏制突擊拆遷現象。長江日報
公共利益界定懸疑待解 條例修改難解拆遷痼疾
《土地管理法》、《城鄉規劃法》也待修訂?
“這次公布出來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拆遷條例》)修訂信息反映,本次修改也許是面向社會試水,這意味著只前進了30步,離100步還有70步距離。”上海東方昆侖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克健表示。
12月16日,國務院法制辦召開專家研討會,圍繞《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拆遷補償條例(草案)》進行研討。按照北大教授王錫鋅說法,擬出臺的這部條例,將是《拆遷條例》“升級版”。
國務院法制辦主任曹康泰近日表示,目前法制辦正在就征收條例草案征求地方意見,并還將請被拆遷人表達意見,草案修改完善后,將會盡快公開征求公眾意見。曹康泰表示,法制辦傾向于按市場價格補償。
拆遷亂象亟須憲法解釋
王克健認為,“補償應該是征收補償,而非拆遷補償,其順序應當是先進行公共利益審查、通過后進行補償并征收,而補償的對價應該是市場的公允價值.至于征收后究竟拆還是不拆,完全是征收后取得所有權的主體政府自己的事情。”
2007年3月,王克健和其他20余名律師一道,直接上書國務院,建議國務院修改或廢止2001年頒布現仍施行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下令地方政府立即取消強制拆除制度。
近日,王克健獨家授予本報這封已然塵封兩年、但遠未過時的建議書。4100多字的建議內容,直陳《拆遷條例》與憲法及現行法律相悖。
12月8日,王克健又以特快專遞的形式,向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提交了《關于懇請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請進行憲法解釋的請求》,以廓清暴力拆遷事件中利益各方對《憲法》相關規定理解的不一。
之前一天,北大法學院5名學者也遞交建議書,建議立法機關對《拆遷條例》進行審查。
王克健指出,《憲法》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房屋產權證書》未經法律事實或者法律行為而消滅,在面對開發商《拆遷許可證》的時候,是否還是公民合法財產?”
王質疑,“拆遷權力和物權權利的來源都是政府賦予,遇此沖突,所有權人持有的權利證書項下保護的私有財產合法還是非法?”
王克健認為,實踐中對該款含義主要的理解不清之處在于,“保護公民私有財產權的法律,是否是《民法通則》和《物權法》等民事法律;公民的私有房屋遭遇未經征收征用的強制拆遷時,國家保護公民私有財產權是通過哪個部門履行及提供什么渠道的保護?”
“各地此起彼伏的暴力拆遷中,拆遷戶手中的《憲法》、《物權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上位法,難以對抗《拆遷條例》,而按照《立法法》第七十八條、七十九條的明文規定,《拆遷條例》依法應屬無效。”
公共利益界定懸疑待解
多位參加過《拆遷條例》草案起草工作的專家表示,目前這部條例修改的最大難點和焦點在于如何界定公共利益。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黔林告訴記者,“對公共利益進行界定,用邏輯上的內涵和外延來定義,而不能將對公共利益的界定交給行政部門。”
“新條例應當擴充法院的司法審查權。”張黔林說。
也是在兩年前,張黔林致信全國人大,要求對《拆遷條例》進行審查。
張黔林認為,“公共利益與商業利益很難涇渭分明,可能公共利益和商業利益有時互為交叉。建議立法時應當對公共利益定義并列舉,同時進行排除性的規定,在難以界定時,應當賦予法院審查權。公民對公共利益或商業利益有爭議時,應當由法院判決認定。”
但北大教授王錫鋅曾樂觀表示,公共利益界定起來不難,混合利益可以引入程序來保障,讓各種意見充分表達,讓相關利益人參與,通過討論或聽證等形式予以明確。最后由地方人大或法院作出一個評價。
而王克健提出,“由誰提起審查、審查確定過程中誰有權進行抗辯、由誰進行審查確定、整個審查機制是什么,不服審查確定的救濟渠道是什么?”
條例修改或難根治痼疾
“單靠修改《拆遷條例》很難起到很大效果,也難以消除暴力拆遷,問題的真正根源還不在《拆遷條例》,而在于《城鄉規劃法》,因為這部法律沒有對政府的規劃區分公共利益和商業利益。”王克健說。
《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地方政府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情形有五種類型,尤為關鍵的是“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可以提前收回按照《出讓合同》已經出讓的土地。“因為按照該條規定,舊城改造與公共利益是并列的兩種需要使用土地的情形,而憲法規定唯一能征收公民房屋的只有‘公共利益需要’唯一法定前提,如果對《城鄉規劃法》及《土地管理法》不按照憲法規定的原則做相應的調整和修改,現在對條例的修改則只能停留在表面。”王克健不無憂慮地表示。
現行的《拆遷條例》本是為了配套《城鄉規劃法》而由國務院制定,當時為了加速城市化進程而賦予地方政府強大的拆遷權力,過于強調公民“服從的義務”。
在各界呼吁“權力保障法”向“權利保障法”的逆轉過程中,張黔林直言“應該廢除這部條例”,“單從原則上看,原《拆遷條例》第一條所指立法目的是‘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制定本條例’,而新條例應當是從保障公民財產目的來制訂。”
多位法律界人士表示,應該出臺《征收征用補償條例》,徹底讓“拆遷”進入歷史。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