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對各省實體經濟造成嚴重沖擊。湖南省工業經濟在湖南省委、省政府“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就業、強基礎”的戰略指引下,在市場急劇萎縮的背景下實現了增速提高,在部分產品嚴重下滑的形勢下實現了利潤增長,一些重要指標取得歷史性突破,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
據了解,今年1-11月,湖南省規模工業完成增加值3742.7億元,增長19.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9.3個百分點,居全國第5,中部第2;全省工業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達40.3%,工業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首次邁上50%臺階,達到52.6%,這兩項指標實現了去年定下的“40、50”目標;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六大高耗能行業規模工業增加值占全省規模工業總量比重大大下降,高加工度、高技術行業規模工業增加值均上升;自主創新方面,全省共完成省級及省級以上新產品開發項目2841項,增長116%,工礦企業專利授權量2666件,繼續在中西部省份保持第一。其中株洲電力機車A型地鐵車輛、三一重工72米臂架泵車等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產品成功投產;而以長豐集團與廣汽集團聯合重組項目為代表的開發戰略成果也十分顯著。
據湖南省經委會主任謝超英介紹,湖南省能在金融危機嚴重沖擊下仍然實現又快又好發展,主要是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超前謀劃,出臺的“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10條措施等一系列政策為工業生產發展指明了方向;其次得益于各級部門大力支持,開展眾多切實有效的專業對接會。而近年來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奠定的良好基礎也是湖南工業經濟逆勢飛揚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2010年湖南工業經濟將繼續在總量規模、產業結構、技術改造力度及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四方面大做文章,以實施“四千工程”來貫徹落實“一化三基”戰略,加速推進新型化的戰略舉措和重要抓手。
來源:中國日報駐湖南記者站 (記者 馮志偉 實習生 鄒慶)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