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在黨員與群眾朝夕相處的小區,以樓院為單位建立黨小組,使黨員和社區的關系由松散轉向緊密,黨員為群眾服務由間隙型轉向持久型,推進社區更加和諧。這就是湖南芷江侗族自治縣在新形勢下開展城市社區“黨建”工作的創新舉措。
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芷江針對現代城市開放充分、黨員流動大的特點,打破地域、條塊、行政隸屬關系限制,從黨員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以產業、群體、社區、城鄉聯合為依托,按照“就近、類聚、靈活”的原則,組建起跨行業、跨部門的樓院黨小組,延伸黨組織的觸角,將社區所擁有的資源和潛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同時,為使社區黨員動起來,該縣為每位黨員建立了電子信息檔案,按照“合適、可能、合理”的原則,設民事調解崗、樓院治安崗、幫貧扶困崗、法律咨詢服務崗等12個崗位,明確了職責、任務和要求,并在樓院黨小組基礎上建立起以黨小組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居民代表參與的監督評議小組,定期將黨員參與社區活動情況向黨員單位黨組織進行反饋,按好、中、差三個檔次,年終還對黨員進行“五星級”考評,明確規定社區黨員凡參加縣級及以上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等榮譽評選,必須首先通過社區“四星級”以上考核。
據統計,自樓院黨小組建立以來,芷江各社區共查找影響制約科學發展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273個,各樓院黨小組通過“上級幫助辦、部門幫扶辦、本單位主動辦”等形式,共解決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514個,辦好事實事700多件,有效帶動了“文明新風樓院”、“團結互助樓院”、“和睦溫馨樓院”等先進樓院的創建活動。芷江鎮北街社區樓院黨小組建立后,居民樓的樓道墻上紛紛亮出了共產黨員的名字,黨員人人有自己幫困的家庭對象、牽手的鄰居。誰家上班把鑰匙留在門上了,黨員先替他保管,再給他打電話,讓他不著急;誰家經濟有困難了,黨員主動聯系想辦法;誰家夫妻鬧矛盾了,黨員第一個進門調解;過去樓院臟亂差、私家車停放無序等許多小區“老大難”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來源: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記者 馮志偉 通訊員 唐偉 田鴻) 編輯:單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