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報網消息:云南的一場透雨有限化解了大地的干渴,而這場巨災尚未過去時,人們的另一層隱憂又起:伴隨干旱對西南農業生產的災難性影響,農產品及相關資產資源價格也不斷走高,重慶米價因此全線上揚超過30%。因此,尚在肆虐的旱情是否會加劇糧價上漲預期,進而推高全年的CPI,一時成為多方關注的話題。
針對西南大旱可能影響全國物價這一問題,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近日表示,西南旱情對大米、油菜籽、糖料、煙葉、茶葉價格影響較小,而且糖料、煙葉、茶葉在CPI中的比重很小,其價格變動不會推動CPI上漲。
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大多表示,這場旱災對CPI的影響不會太大,但一切還是要等待旱情完全過去才能定論,當務之急是要管理好通脹預期。
統籌姜玉龍
米價向上發改委強調影響有限
黑龍江的農民率先從遠在千里之外的南方大旱里發現了“商機”。往年,3月份都是余糧銷售的高峰,而據黑龍江日報報道,在當地的不少農村,收購站門庭冷落。不少農民預期大米即將漲價,因此惜售也便成了理性之舉。
市場已經證明了黑龍江農民的“先知先覺”。在北京市玉泉路糧油批發市場,經營大米的攤主劉三龍告訴記者,“價格確實是在往上走。”不過,米價到底能走多高,他自己也沒能說出個究竟。
統計數據顯示,西南五省區占全國小麥總產量的5%不到,占全國稻米產量在19%左右。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村宏觀經濟室副主任李國祥表示,西南地區不是我國的糧食主產區,相比之下,中南、華北等區域的產量占到了全國商品糧的70%,西南地區歷來是需要糧食調入的區域,同時,西南地區的人口占比也不是很高,因此,雖然旱情加劇,但對全國糧價影響不大,對全國糧食的供求平衡也影響有限。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也表示,各地旱區按照國家防總的要求,強化了各項措施,全力抗旱減災,旱情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將會進一步減小。不過,周望軍指出,西南旱情雖對當地小春作物生產和市場有一定影響,但對全國大米價格影響較小。“旱情每年都有,每年都會對糧食生產產生一定的影響,今年耕地受旱面積大幅少于去年同期,旱情對全國糧食產量影響有限。”周望軍說。
農產品漲價暫未推升CPI
統計局不久前公布的2月份CPI數據同比上漲2.7%,直逼政府3%的全年CPI調控指標,不禁使得物價全面上漲、通貨膨脹行將來臨的預期加強。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司長許昆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西南旱情不會推動CPI上漲。
許昆林表示,西南旱情對大米、油菜籽、糖料、煙葉、茶葉價格影響較小,且糖料、煙葉、茶葉在CPI中的比重很小,其價格變動不會推動CPI上漲。
他指出,西南地區并非糧食主產區,重災區云南省的糧食產量和消費量分別僅占全國的2.7%、2.5%。我國糧食已經連續6年豐收,庫存充裕,“政府完全有能力保持糧食價格穩定”。
糖料和煙葉的價格波動也不足慮。許昆林表示,廣西、云南是中國的甘蔗主產區,初步估計西南5省區市甘蔗減產對全國產量的影響量大約在13%左右。但消費者食糖直接消費量很小,食糖價格波動對消費者影響不大,近來國際市場食糖價格下跌也有利于緩解國內食糖價格上漲壓力。
專家提醒高度關注旱情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旱情對物價的影響,不單單取決于旱情的嚴重程度,如果能采取及時的措施,平衡糧食供應,西南地區大旱的天氣對物價的影響應該比較有限。此外,他還表示,“中國70%的糧食是在秋季收成,夏糧并不是很重要,而目前干旱天氣主要影響的是夏糧的播種。”
不過,中央財經大學郭田勇表示,如果干旱持續蔓延,中國農業生產將受到較大影響,甚至可能影響下半年的物價走勢,產生更為強烈的通脹預期。
就像黑龍江“惜售”大米的農民,西南大旱嚴重影響人們對米價的心理預期。分析師認為,眼下全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北方地區的米價基本平穩,這一方面是因為有去年的儲備,另一方面北方市場東北米的數量居多。如果旱情持續發展,對國家的整體原糧價格肯定會造成影響,會導致大米市場的漲價。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本周已提出警告,氣候變遷對東南亞經濟的損害比其他國家大,干旱使該地區缺水情況惡化,威脅糧食安全。湄公河流域的泰國及越南稻米產量占全球稻米貿易量近四成,若這兩個國家因為干旱影響在年內出現嚴重減產,將直接推高全球糧食價格。
■連線西南蔬菜趕上肉價、大米不斷漲價、用電緊缺———
干旱侵蝕西南經濟云南一周損失20億
蔬菜快趕上肉價、大米在不斷漲價、用電緊缺……一場百年一遇的大旱正在我國整個西南地區肆虐。干旱除了對人畜飲水造成影響外,還慢慢從農作物滲入到能源、工業生產等經濟的各個方面。
“平均一周左右的干旱帶給云南的損失就會增加20億元左右。”云南抗旱指揮部一位負責人如是評價。然而,3月底的一場降雨并未能真正“解渴”,干旱還在持續,其對經濟的破壞也將越來越嚴重。
○農產品蔬菜糧食價格飆升
對于旱區的人們來說,除了缺水,最頭疼的無疑是物價在一天天漲。“苦菜都漲到了7元/公斤了,往年最高也很少超過3元的!”在云南省沾益縣采訪時,有當地人向記者訴苦。當地人習慣了在每年這個季節吃這種蔬菜,但今年不得不付出高額的價格。“蔬菜價格都快趕上豬肉價了!”
記者了解到,云南作為蔬菜花卉生產大省,但由于長期干旱,產量劇減,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平抑價格,不得不從四川和海南、廣西、湖南等地調運冬瓜、南瓜、茄子等昆明緊缺的蔬菜。
3月30日,昆明市篆新農貿市場,一位菜販告訴記者:“包心菜、白菜、豆角、黃瓜、苦瓜漲價很明顯,價格漲了五角到一塊錢左右。還有去年只賣1.5元一公斤的包心菜,現在的價格差不多是兩塊錢一公斤,韭菜則由去年的兩塊錢一公斤上漲到了三塊錢。”
糧食同樣在漲。3月26日,昆明糧油市場出現糧價集體上調。與2月份相比,大米價格上漲了10%左右。昆明五里多糧油批發市場的價格信息顯示,目前皇室貢米已從2月初的89元/25千克,上調到94元;天下安優質大米和鳳谷米,也從80元/25千克,分別上調到83元和85元。
漲價主要原由無疑是供給的緊缺。云南省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受災農作物中,秋冬播種的農作物受災面積最大,達到3228萬畝,占已播種面積的87%,絕收1451萬畝,水果、茶葉、蠶桑、橡膠、咖啡五類經濟林果受災1400萬畝、占總面積的80%左右。預計全省小春糧食(夏糧)將因災減產60%左右,林地受災面積達4732萬畝、報廢820萬畝。全省農業直接經濟損失已達170億元。
○能源水電多停產需外電救急
3月30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做好2010年電力運行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受各種不確定因素影響,今年國內部分地區仍將存在電力供應緊張的可能。
事實上,這正是云南、貴州、四川等“水電大省”因為受干旱沖擊,如今已捉襟見肘,不得不靠外省調電緩解供應緊張態勢。連日來的嚴重旱情已經使得不少西南地區飽受煎熬,部分水電機組幾近停產,各地水電發電量大大低于歷史同期。
記者近日在瀾滄江流經的云南臨滄市了解到,進入3月份,全市缺電量200萬千瓦時,實際缺電90萬千瓦時。因旱減少發電量5800萬千瓦時,經濟損失2013.5萬元,造成工業經濟損失近4億元。
水電下降隨之而來的是火電需求大幅攀升,電煤再一次吃緊,電廠電煤庫存也隨之緊張起來。在四川,部分電廠庫存量已低于7天的警戒線,而廣西,干旱已致九成的水電陷入了“癱瘓”。
國家電網表示,為盡量支援西南,華中電網在國家電網調度下,組織電力支援西南。其中,100萬千瓦電力來自江西、河南火電,100萬千瓦由三峽水電輸入。專家測算,干旱至少會使全國60%以上的水電發電遭受嚴重影響。資料表明,2009年西南五省(市、區)水電發電量占全國比重達到44.7%。
專家還表示,若按正常年份水電發電量占全國比重12%計算,則本次干旱將每月新增電煤需求3.5%左右。有業內人士指出,一旦額外增加電煤需求,極易打破此前電煤供應平衡態勢,從而引發煤價上漲,進而影響全國的供電形勢。
○物價局部上漲難以避免
旱區,糧食、蔬菜……幾乎所有受到旱災影響的品種都開始漲價。有專家表示,從目前狀況來看,西南重旱區局部物價上漲難以避免。
西南作為我國多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區,比如糖、油菜、茶,這些品種產量的大幅減少無疑會推動食品價格的上漲,而食品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中占比權重超過三成。在我國經濟處于繼續回升的階段,西南大旱對CPI的持續走高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如最基礎品種糧食,據統計,1997-2008年西南五省農作物播種面積占全國的比重處于18.4%-19.5%,西南持續旱災將對農作物產量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
由于小春作物大部分絕收,且水源不足,記者發現,不少重旱區開始賤賣豬、羊等牲畜。“我家5只羊都賣掉了,只賣了1000多元,以前可以賣到2000多元的!”云南宣威市半坡村村民楊鳳剛告訴記者,自1月份開始,干旱加重,很多人開始賣羊、豬,這使得價格變得特別低。
“除了賣生豬,還有人開始賣豬仔了,擔心養不活。生豬存欄量肯定會下降。”在云南省生豬主產區曲靖市,該市的相關負責人憂心忡忡。一旦遭受疫病和大旱的雙重沖擊,我國生豬存欄量出現較大幅度下降,那么在下一個上漲周期到來之時,豬價上漲對CPI的壓力不可小覷。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在發布的最新報告中認為,生豬市場由于疫病的原因,價格存在大幅度反彈的可能性。如果豬肉價格漲了30%,通脹在年中可能會超過5%。
■本地調查廣東:受影響暫時不大關注旱情緩解程度
鮮花漲了,普洱茶漲了,糖價漲了,田七藥材漲了,米價也跟風……今年西南五省遭遇百年難見的大旱,作為西南農產品消費大省,廣東市場也受到波及,短期內來自西南的物資價格波動,糖價、普洱茶均出現持續大幅攀升的現象。不過,廣東農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江惠生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西南大旱對廣東農產品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不會太大,包括花卉、果蔬、糧食廣東可通過自產、內地和進口等途徑解決,而普洱茶替代性強,廣東消費者可選擇的茶葉品類多。該人士提醒,雖然不足以恐慌,但也應做好準備。
□鮮花、普洱茶有替代品種沖擊不大
云南的花卉和普洱茶,在廣東市場的銷售占據重要比例。
全國鮮切花80%由云南供應,云南每天有200萬—300多萬支鮮切花空運全國各地,其中直銷廣東的量占四成。“廣東市場的玫瑰、百合、勿忘我、康乃馨等都來自云南,有些品種廣東本身種植不出來,有些品類如玫瑰本地的不如云南的大、顏色好。”廣州鮮花批發商告訴記者,云南大旱,云花對廣東鮮花供應量減少,部分種類還出現偏緊現象。據悉,近期廣東花卉市場鮮花價格有30%—40%的拉升,部分花材升幅還達50%,然而廣東花卉商家認為,花價漲跌因素很多,包括寒冷天氣、供應商囤貨、花店哄價、農戶出產等。
廣東省花卉協會羅會長稱,廣東很多鮮花如玫瑰、百合都是從云南來,云南干旱對廣東鮮花供應有些影響,但短期內影響不大。“花卉消費有季節性,”華南花卉世界總經理助理向潤添也指出,隨著4月清明節到來,廣東進入菊花消費旺季,而“菊花”是廣東本地的強項,產銷均在廣東;同時,5月份前廣東本地產百合也可滿足市場需求。
云南普洱茶的產量有一半也銷往廣東,然后在廣東消化或從廣東再銷往海內外。此次云南大旱重創普洱茶,國內普洱茶最大集散地廣州芳村市場內的普洱茶應聲上漲。記者日前獲悉,多個品牌的2008、2009年舊茶已翻倍,商家惜售,新茶報價也比往年高40%—50%。普洱茶行業在經歷2007年瘋狂,低迷兩年后,再度走上爬升之道。但對于普洱茶的上漲,廣東商家顯得冷靜,并不擔心普洱茶供應短缺和漲價,業內分析,目前在廣東市場的普洱茶存量充裕,在“大旱題材”的助推下,上漲行情難以長期持續,同時漲幅也會在可承受范圍內歸于平穩。
□糖料明后年價格上漲供應可能緊張
值得關注的是,對廣東食品產業當前及未來沖擊大的是糖業。業界保守估計,2009-2010年榨季中國食糖產量可能為1100萬噸,同比減產100萬噸左右,相對于1400萬噸的年消費量中國食糖今年供應偏緊。廣東糖業協會會長劉漢德認為,中國每年食糖消費年增長7%-8%,但廣東2007/2008、2008/2009年榨季持續減產,2009/2010年榨季產糖量也僅92萬噸,西南大旱使產糖量大幅減少,這對食糖消費大省來說影響很大,“明、后年糖業供應緊張的局面,仍然持續。”記者獲悉,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國內糖價持續攀升,近期最高價曾摸到6000元/噸高峰,昨天,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東莞報價為5200元/噸,“預計國內糖價將保持高位運行。”
□糧食價格開始波動關注旱情發展
記者走訪廣州部分糧食批發市場,發現米價出現小幅波動。記者從廣州東旺食品綜合批發市場、新源糧油綜合批發市場的大米批發商行了解到,大米批發價格這半個月內波動頻繁。“今天50斤裝大米平均要85元,比半個月前漲了5元。我們今天每袋50斤米的進貨價就比昨天漲了1元,這段時間還會繼續漲價。”廣州市銘豐食品糧油商行銷售員稱。
據多位批發商介紹,廣州的糧油批發市場出售的大米主要來自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也有少數來源廣西。
我國周邊的泰國、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也遭受嚴重旱災,在廣州的泰國進口大米價格也受到波及。記者從冼村和棠下肉菜市場了解到,泰國香米的零售價格比前段時間上漲了。不少消費者均表示,不擔心泰國米漲價,因食用量不大。據悉,廣州市場上,泰國米僅僅占據10%左右的份額。
廣東農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江惠生指出,廣東自產糧食可滿足一半需求,另一半需求則從東北及進口而來,對云南的依賴性不大。當前,西南干旱,短期來看,中央儲備、全國糧食會有一部分支援和銷售到西南,拉動全國糧食上升,進而對廣東產生一定影響,但影響多大?目前尚難確定,要看旱情緩解程度。
“廣東也不應盲目樂觀,糧食價升會引發一系列問題,除了市場米價波動外,若糧食升價會令家禽產品、部分海產品養殖成本增加,最終會反應到終端”。江惠生認為。
■權威說法廣東省糧食局:
庫存雖充裕也要早防備
南方日報訊(記者/歐志葵黃應來實習生/黃敏瑜)西南和泰國受旱,糧食減產,這對廣東糧食供應和價格有無影響?廣東省糧食局表示,西南旱情加劇,但全國糧食生產連續6年豐收,庫存比較充裕,廣東市場糧食供求和價格未受較大影響。
據了解,受西南大旱影響,近期云南、重慶、廣西、江蘇等地市場糧價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廣東糧食價格也被拉升。據廣東省糧食局最新發布的報告稱,3月中旬與上旬比,我省大米批發價上漲1.83%,零售價微漲0.16%。該報告表示,3月26日,廣州市8字糧油連鎖店、勝佳超市、福今市場、東川新街市、白云糧油蛋品批發市場商家普遍反映,目前糧食貨源充足,批發、零售數量平穩,價格漲幅不大。
據廣東糧食局介紹,我省缺口糧源主要從湖南、江西、湖北、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東北等糧食主產區購入。因此,西南地區旱情對我省糧食市場供給和價格直接影響不大。目前,我省糧食庫存比去年同期增長7.8%,其中政府儲備比去年同期增長5.5%。“只要上述主產區不發生重大災害,預計我省市場糧食供給不會有大的問題,但不排除糧食市場價格出現階段性小幅波動的可能性”。
省糧食局表示,西南地區旱情有可能持續到5月。“最近東北、華北和西北部分地區也開始出現旱情,我省糧食部門正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做好有關應對準備工作,確保市場糧食供應和價格的平穩”。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