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萬州區110指揮中心突然接到一個湖北警方的緊急電話。
對方介紹,湖北恩施州鶴峰縣發生一起綁架案,綁匪將人質押上一輛車牌尾號為“66”的現代轎車,很可能逃到了萬州。
萬州百安壩交巡警平臺民警迅速開展巡邏搜查,在一處洗車場發現了嫌疑車輛,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將人質成功解救。從接到命令到完成任務,前后不到20分鐘。湖北警方趕到萬州提審犯罪嫌疑人時,盛贊重慶同行的高效率。
―――從聲勢浩大的打黑風暴,到大批黑惡頭目、保護傘受審;從街上隨處可見的交巡警,到定點駐校的校園警察;從破案打擊數再創歷史新高,到報警量下降四成,“平安重慶”,正成為3200萬人民的福祉。
前不久,國家統計局第九次全國群眾安全感入戶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去年重慶群眾安全感指數達96.62%,居全國第九,居4個直轄市之首。
去年破獲命案積案數超前5年總和
在重慶,城里只有春節才能放鞭炮。
可不久前,重慶主城區接連兩次響起鞭炮聲:一次是去年8月7日“黑傘”文強落馬當天,有市民在鬧市街頭燃放鞭炮慶賀;第二次是上月21日,文強二審維持死刑判決,又有群眾到市高院放鞭炮。
一位群眾說,自己和親友都遭受過黑惡勢力迫害,如今,看見最大的黑惡“保護傘”被繩之以法,真是大快人心,對重慶開展“打黑除惡”、推進“平安重慶”建設,他打心眼里擁護。
去年,警方以“6?3”黑社會團伙持槍殺人案為突破口,跨區域調警逾萬名,成立300多個專案組,全面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
截至目前,共摧毀楊天慶、龔剛模、謝才萍等14個重大黑社會性質組織,立案偵辦300多個黑惡犯罪團伙,抓獲涉案人員4800余人,破獲刑事案件4200起。法院一審判決黑惡團伙132個,65名黑惡犯罪分子分別被判處死刑、死緩和無期徒刑。
有了“打黑除惡”的良好開局,警方集約95%的處室和148名破案能手,對近10年來的積案和逃犯實施聯動打擊。僅去年一年就破獲2.8萬余起積案,同比增長46.7%,抓獲上網逃犯9827人,破獲的命案積案數超過前5年總和,彌補了對人民群眾的“歷史欠賬”。今年1―4月,全市刑事案件破案數、打擊處理數同比上升66.8%和28.1%,創歷史新高。
今年,警方又推出兩大創新舉措:交巡警和校警。
前不久,瑞士著名安全研究專家邁克爾?海斯來渝授課,對重慶“交巡警模式”大加贊賞,連稱要把重慶的做法帶回瑞士。據悉,公安部有意在全國推廣重慶的交巡警模式。
正在全市推行的“校警模式”,不僅得到中央領導層面的充分肯定,也贏得普通市民贊許。全市1萬多所中小學、幼兒園,無論公辦民辦,都由政府出資補貼學校配備、配齊安保力量。
“孩子上學安全,我們家長才安心,替老百姓著想的事情,老百姓怎會不擁護?”家長王興全說。
90億元投入到安全上
5月26日,長壽區一在建工地發生垮塌事故,安監人員很快驅車抵達現場展開調查。
“以前連執法車都沒有,工作效率沒這么高,要是事故現場在邊遠鄉鎮,沒有兩三個小時根本到不了。”一位執法人員說。
“重慶轄區內山高路險、坡陡彎急、河流湖泊眾多、高層建筑密集、各種高危行業無一不有,安全形勢可謂‘五毒俱全’。”市安監局局長肖健康感嘆,重慶的安全生產長期處于投入不足的狀況,“平安重慶”建設,讓安全生產工作終于迎來了真正的春天!
去年,重慶獲得全國“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區”這一“金字招牌”。市區兩級財政、市級有關部門、各級企業紛紛加大安全投入,去年全市安全投入總量達到90億元。
去年,我市“一口氣”在所有區縣、35%的鄉鎮成立了專門的安監執法隊伍,配備了588輛執法車和各種執法裝備,把安全觸角延伸到了鄉鎮、街道乃至社區、村社。
高危行業是安全生產事故“重災區”。我市加快高危行業產業淘汰步伐,計劃到今年9月底前關閉1000家“四小”生產企業,包括300個小煤礦、638個小非煤礦山、50家小危化生產企業和12家小煙花爆竹廠,從源頭減少重大危險源。目前,已關閉到位392家。
市政府安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市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連續5年保持下降趨勢,去年事故死亡人數下降2.7%,較大事故起數下降38.8%,創直轄以來最好成績。今年以來,各類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同比下降26.1%,死亡人數同比下降21.8%,未發生重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道路交通已連續37個月、水上交通已連續83個月杜絕了重特大安全事故。
長途客車駕駛員周康說:“以前跑長途最怕走山路,現在連縣道、鄉道都安裝了防撞護欄,感覺放心多了。”
重慶建設全國首個餐廚垃圾綜合處置工程
病從口入,餐館重復使用“地溝油”、“潲水油”,給老百姓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據有關部門調查統計,我市每天產生大量的餐廚垃圾,不是倒掉就是賣掉喂豬。
如何環保處置餐廚垃圾,變廢為寶?日前,市政府督查室傳出好消息,由市環衛集團承建的全國首個餐廚垃圾綜合處置工程,將于本月在江北黑石子垃圾處理場全面投入使用。屆時,主城區每天500噸餐廚垃圾油水分離出來的油脂,可被制造成20噸生物柴油,固液分離出來的固體垃圾將制造成沼氣用于發電,發電量可達9萬千瓦時,可從源頭上控制“地溝油”、“潲水油”等有害油脂重回餐桌,同時做到了變廢為寶。
“這僅僅是‘平安重慶’建設中狠抓食品藥品安全的一個縮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負責人介紹,去年,衛生部門檢查食品生產經營戶22.5萬戶次,查處違法案件3408件,查獲假冒偽劣食品價值1172萬元。商業部門對170余個機械化定點屠宰場進行了檢查,并在酒類消費旺季和重大節假日開展假酒專項執法檢查行動。
藥品安全方面,藥監部門向全市20家高風險品種藥品生產企業派駐了40名駐廠監督員,促使生產企業增強主體安全責任。去年,藥監部門還查處了“人血白蛋白假藥案”、“瓜瓜膠囊假藥案”等一批重大案件,對違法情節嚴重的22種藥品采取了暫停銷售的行政強制措施。
“重慶是一座全國聞名的美食城,吃得放心才會生活得更舒心。”外地旅客康喬說。
8個區縣已啟動抗震民居示范工作
去年4月30日,合川區南辦處花園村,49戶居民接過新房鑰匙,搬進既保留了農村風貌又兼具很高抗震性能的新房。
這是市建委和合川區政府共同打造的全市首批農村民居抗震安全示范工程項目,也是我市首批啟動的八個巴渝新居農戶示范工程之一。這個現代化的農村居民小區,占地1.4萬平方米,園林綠化、道路、管網等各種市政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從動工修建到交付使用,不到4個月。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居住安全備受關注。
去年,江津、合川、永川、涪陵、南川、大足、榮昌、璧山8個區縣啟動了抗震民居示范工作,新建巴渝新居3.1萬戶,改造農村危舊房4萬戶,城鎮新建住房抗震設防標準達標率100%。市城鄉建委與市教委聯合開展中小學校舍抗震鑒定和建筑工程實體檢測,對一大批抗震性能較低的校舍及時進行了加固處理。
重慶高層建筑眾多,排名全國第二,高樓防火安全形勢異常嚴峻。去年,我市集中開展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等大排查大整治大執法,共計排查高層建筑6148棟,發現火災隱患1.14萬余條,督促整改1.12萬余條,隱患整治率達到98.1%,確保了全市火災形勢的總體平穩。
“宜居首先是要安全,有了安全的居住環境,才能安居樂業。”進城務工青年方俊說。
來源:華龍網―重慶日報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