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的保護方案而言,我們投入宋元糧倉遺址保護的資金預計在1.5億元以上,對我們這個住房保障項目來說,無疑是一大筆巨額支出。”建設方也在“叫苦”。
荒唐:一邊在“毀遺”,一邊卻在“仿古”
鎮江市城投集團在介紹“如意江南”項目時表示,建設過程中一直注重優化三個空間:城市的物理空間、歷史文化空間和功能集聚空間,其中后兩項的著力點就是要更好地傳承歷史文化和優化人居環境。
“如意江南”的規劃方案上也提出,要對古運河的歷史進行整理挖掘,在運河由北向南依次設置京口驛碼頭、京口驛博物館等內容,充分運用歷史元素來表現古運河的人文文化。
林留根對此批評說:“像宋元糧倉這樣的歷史文化遺跡被毀棄殆盡,反而去造一些仿古的東西,這到底是在保護還是在糟蹋歷史文化遺產?!”
按照7月10日的專家意見,“如意江南”在國家文物局同意宋元糧倉遺址保護方案之后才可繼續施工。但建設方在回遷居民和資金投入雙重壓力之下,施工能暫停多久,也尚未可知。
文物保護、民生工程、政府財政等等多種因素交織,令宋元糧倉遺址在保與不保之間充滿了矛盾和懸念。有人說,對于鎮江這個急需改變城市落后面貌的文化古城而言,宋元糧倉遺址無疑是對當地政府的一道考驗,保與不保,對文物保護來說,有著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