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歷時一年多開工建設的黃驊綜合大港將正式開航,一座集煤炭、化工、雜貨、集裝箱于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綜合大港欲打造亞歐大陸橋新通道的橋頭堡。
據河北省滄州市市長劉學庫介紹,黃驊綜合大港開航運營,標志著滄州有海無港、有港僅為單一煤炭輸出港的歷史宣告結束。作為河北中南部以及晉北、魯北、豫北、陜西、內蒙等中西部地區陸路運輸距離最短的港口,黃驊綜合大港將依托其廣闊縱深的腹地優勢,開辟一個進出海、進出口的大通道,從而更加便捷順暢地服務于腹地經濟發展。
從滄州黃驊港經石家莊、山西太原、寧夏中衛,由新疆出境,途經中亞、歐洲到荷蘭鹿特丹,將形成世界上最短的被稱為超級地理現象的歐亞大陸橋最新通道,它比原歐亞大陸橋要縮短500公里,亞歐貿易通過此通道比遠洋運費將節省20%,時間上節省40%,是一條極富潛力的國際貿易黃金走廊。
據悉,黃驊綜合大港自2009年3月19日正式開工,目前,黃驊港綜合港區起步工程一步達到10萬噸級并如期竣工,按照總體規劃,將加快推進15萬噸級航道建設,并逐步達到20萬噸級兼備25萬噸級。
來源:中國日報北京版 秦仲維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