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東營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貫徹落實<</span>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目前,東營正在全市展開這一發展高效生態經濟區的藍圖。
按照規劃,東營實現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目標將分三步走,第一階段到2012年,將實現基礎設施初步完善、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高效生態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和城鄉統籌發展全面提升提高;第二階段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生態文明為特色的高效生態經濟發展新模式,構筑起高效生態產業體系、現代化立體交通體系、富有特色的生態支撐體系和推進開發建設的制度保障體系,建成全省重要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精細化工基地、區域性物流中心和休閑度假勝地;第三階段到2020年,率先建成經濟發展、環境優美、文化繁榮、生活富裕的國家級高效生態經濟區和藍色經濟區。
東營市市長張建華介紹,東營作為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區域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系統獨具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具有發展高效生態經濟的良好條件。
東營同時具備土地、淡水、石油天然氣和海洋四大資源優勢。東營全市擁有未利用地452萬畝,約占三角洲地區的55.73%,同時黃河每年還可新淤土地1.5萬畝左右,是我國東部沿海后備土地資源最多、開發潛力最大的地區。
東營具備大開發所需的科技支撐能力,目前全市各類人才總量達到18.6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0.1%。
東營市將加快建設石油能源、現代精細化工、石油裝備制造、新能源、高端產業、生態休閑度假、生態高效農業等八大產業基地。并加快培育電子信息、新材料、新醫藥及生物、新能源產業等新興產業,使其成為新的支柱產業,計劃“十二五”期間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幅在20%以上,到2015年這些新興產業的產值超過2200億元。
來源: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 (記者 鞠川江 通訊員 紀珊)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