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民“偷”出賬本揭開了社區財務的貓膩
未富先老,被掏空的“養老金”?
社區的居民還向記者反映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近兩年來,社區居委會對55、56的女性和60、61歲的男性都拒不辦理每月192元的“農村失地生活補助金”。目前受到這個影響的居民已有200余人。
記者查看了一名已經多年領取這筆資金的社區老居民的賬戶,其存折上顯示,每個季度確實有576元的資金入賬。而這兩年剛達到55、56歲的女性居民和60、61歲的男性居民卻都沒有這個存折。
既然稱其為“農村失地生活補助金”,大部分村民從2004年起就基本喪失了土地,為何又要女性55歲以后、男性60歲以后才能領取?
一位社區的老干部向記者揭開了謎團。2002年,社區曾有過一次大規模的土地轉讓,1200畝土地以每畝25.3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了房地產公司進行開發。這筆錢在當時是糊涂賬,以“三三四”的分配比例,區與街道政府每畝拿走了20萬,余下5.3萬留給了社區。同時,社區還承擔了1200畝地種,失地村民每畝地8000元的征地補償金。
當時社區的兩委會議上,經過一致討論,這筆社區里巨款被用作兩方面:一項是以每月50元購買糧油等實物的方式,作為社區居民的口糧補償,人人都有份,也就是后來居民口中所說“農村失地補助”。另外一項則是作為居民養老的積累資金存在社區的賬戶上,規定女性55歲后,男性60歲后,就可以以養老金的形式,每月192元,通過農村信用合作社進行領取,即“農村失地生活補助金”。
這位老干部還告訴記者,當時有領導提議將每月的補助金提高到300元左右,但遭到時任社區副書記招吉香的反對。在招吉香主政的這七年,社區中土地開發、財務支出都非常不透明。這兩年200多名社區居民領不到“農村失地生活補助金”,不排除這筆當年留下巨款在這七年中已經被揮霍殆盡。
“一肩挑”折射的基層社區亂局
不管是解困房,還是以養老金形式發放的“失地生活補助金”,居民失去土地后,生活的種種困境的根源無一例外都指向了身兼社區黨總支部書記與社區居民委員會主任的招吉香。那么招吉香又是何許人也?她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將黨政大權集中一身的?
據一名有著40年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介紹,2002年,時任村干部的招吉香二哥發生了意外,招吉香瞅準時機上夏莊街道相關部門大鬧了一通,弄得街道的領導都有些怕了她。2003年年底,招吉香妹繼兄業,成為了丹山社區的副書記。2004年9月份左右,在夏莊街道領導的指派下,招吉香成為正書記。2004年12月,招吉香兼任社區主任。至此,招吉香正式“一肩挑”掌控丹山社區的黨政大權。
招吉香知道自己的根基并不穩固,自2004年開始,招吉香就開始發展新黨員鞏固自己的地位。據這名黨員介紹,這些發展的新黨員不少都是非常有爭議的,像有一名陳姓的新黨員,每月還要去當地派出所定期匯報情況。后來才了解,他入黨時,正值監外執行。除此之外,新發展的黨員中,居然還有外村的人士。據了解,目前丹山社區的黨員數量由2003年時的80余名達到現在的110余名。
在鞏固黨組織地位的同時,2007年,招吉香在社區主任的換屆選舉中,還在當地上演了一場賄選的鬧劇。據介紹,招吉香以1戶選票2000元到4000元為代價,收買了不少家庭的選票。2008年2月9日,社區居民王克友、王克金兄弟倆就因為受到招吉香賄選其母的2000元發生糾紛,這起糾紛還被鬧到了夏莊法庭,并被判決。但這起鬧劇并未影響招吉香繼續連任社區主任。
前文所述的那位社區老干部也表示,在青島,“一肩挑”在青島不少基層社區都是慣例,一方面方便社區領導對社區的日常管理,另一方面也便于上級政府對社區組織的指導。但沒有想到是,正是“一肩挑”為招吉香牟取個人私利創造了極大的便利。
記者手記:
在丹山社區采訪期間,社區內正處于敏感時期。由于近1500余名居民的實名舉報材料激怒了招吉香,她發動其手下,正威逼實名舉報的居民簽字否定舉報材料。記者對丹山社區居民的采訪的10余位居民主要是在晚上居民家中進行的。不過盡管是在晚上,但被采訪人提起“招吉香”三個字還是心有余悸,不時得看看門外的動靜或者是窗外。采訪到最后,不少居民都眼眶都翻紅。不少居民告訴記者:“招吉香這七年讓丹山的居民吃盡了苦口,我們只求在明年的換屆中,把她選下去,換一個真正為丹山社區考慮的好領導?!?/span>
來源:正義網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