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出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的政協委員3月1日陸續到會。他們帶來了什么提案?今年最關注哪些問題?今年兩會與以往相比有哪些新特點?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如何理解?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國走向何方?
帶著這五個熱點問題,新華社記者兩日來分赴委員駐地“探營”。從與委員們的對話中,從他們遞交的一份份提案里,感受他們參政議政的熱情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聚焦熱點:民生、房地產、反腐、發展方式轉變
在政協委員駐地之一的建銀大廈,會務組剛開始“開張迎客”,記者就發現了楊瀾委員的身影。
“今年兩會我最關注女大學生就業,以及推動城市流動人口子弟享受公平教育機會的問題。”面對記者的提問,楊瀾委員略加思索便回答。她準備向大會提交一份有關推動農民工子女享受更多教育資源的提案。
與楊瀾一樣,全國工商聯執委張曉梅委員也很關注青少年教育及女性權益等問題。“我將提交保障女性農民工權益、將幼兒教育納入國家義務教育范疇等10余件提案。”
除就業、教育、養老保障等民生問題之外,反腐、經濟、房地產、環保等熱點問題仍然是委員關注的熱點。在經濟界委員駐地國際會議中心,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委員剛邁入大廳,就被“蹲守”的眾老記“堵”個正著。
“我最關注房地產領域,將提交一份有關房地產稅的提案,從四個方面論證現階段推行房地產稅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對記者“拋”過來的一連串問題,賈康委員態度隨和,逐個“擊破”,顯然是有備而來。他說:“目前已經到了推行物業稅改革的一個很好的時間窗口。推行物業稅不僅能抑制日益嚴重的房地產投資和投機行為,而且能將流轉領域的稅收轉變為保有領域的稅收,對于改革我國現行的土地財政也會產生明顯效果。”
與自己職業相關的問題是委員們關注的另一重點。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監察局副局長杜黎明非常關注加強監管、預防腐敗及推動城鄉均衡發展問題。“我準備提交推行政府投資項目后評價、加強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推進城鄉全覆蓋的社會保障等提案。”當記者敲開房門時,杜黎明正在整理提案文本。
同樣關注反腐問題的還有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曹義孫委員。“如何從源頭切斷腐敗、提升反腐人員自身素質,這是我多年持續關注的問題。”
他認為,國家紀檢監察部門干部人數目前已超過30萬,但尚未建立一個完善的資格準入體系。紀檢干部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參差不齊,職業化程度較低。“要提高反腐成效,應該從紀檢監察體系的準入制度開始。”
(“探營”印象一)盡管委員們來自不同的界別和工作領域,盡管關注點有同有異,但讓記者印象深刻的是,他們都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政協委員,都在忠實履行自己的神圣職責。在三月的春風里,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一顆顆火熱的心凝聚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