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問:出口標準更嚴嗎
記者:既然食品標準的限量值是由各國的膳食結構決定的,那我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同一種產品,內銷和出口采用的標準應該一樣?
陳君石:標準一樣與質量一樣不是一回事。各國的食品標準都存在差異,難分高下。為了解決出口貿易中各國存在的食品標準差異問題,人們制定并推出食品國際標準,用于食品貿易仲裁。
如果兩國依據各自標準都無法解決爭端,就按照世衛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1962年成立的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協調建立的國際食品法典標準來解決。
記者:在什么情況下,我們的食品出口時會面臨更為嚴格的安全標準?
陳君石:在國際貿易中,常出現一國通過提高標準以限制他國對其出口食品的事例,被限制國為了產品出口只好按照進口國的要求生產,其標準就可能遠遠高于為本國生產的食品。這是以提高標準來設置壁壘的一種表現形式,并不能得出標準內外有別的結論。
記者:如果國際貿易中他國對我國提出更為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我們是否有必要借鑒并在國內推行,以確保食品安全?
陳君石:其實,只要是按照我國的標準生產的食品本身就都是安全的。
如果我國對內也采用他國在國際貿易中提出的苛刻標準,必定會大大提高生產成本、檢驗成本等。這些成本在國際貿易中可由進口國承擔,但國內消費者就完全沒必要承擔這個高成本。
當然,隨著產業基礎的不斷提高,企業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食品安全標準必定會隨之提高。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