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電商神話終結,2012將上演什么故事?
呼喚電商法規確立
2011年度大戲在于至今尚未完全平息的“淘寶傷城”事件,這是互聯網領域少有的“暴力事件”,由于涉及群體性事件,甚至一度引發了政府的高度關注。
為了規范淘寶商城,阿里巴巴提高了商城門檻,號稱“淘寶商城新規”。2011年10月10日,淘寶商城宣布升級商家管理體系,實行更加嚴厲的處罰機制。商家入駐淘寶商城將需要繳納萬元以上的違約保證金,淘寶商城原有每年6000元的技術服務年費,如今也提高至3萬元和6萬元兩個檔次。
淘寶商城的新規引發了中小賣家持續的抗議,這些賣家結成“反淘寶聯盟”,在微博和媒體上持續發聲,并策劃中小賣家圍攻淘寶總部。在輿論的強大壓力下,馬云出面,新規暫緩執行,局面暫時穩定。但隱憂仍在,中小賣家并沒有滿意,抗議仍時斷時續。
馬云再次被指責,這次使用的話語更嚴重——“過河拆橋”。因為淘寶商城發展的基層就是那些中小賣家,現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就不管他們的利益。馬云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這位電商開拓者,上過國家形象片的企業家甚至一度宣稱“下輩子再不做電子商務”。
如果更公允客觀地分析,2011年發生在阿里巴巴的一系列事件表明,假貨和網絡安全只是表象,電商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行業規則不清晰,市場化不透徹,以及相關法律制度的缺失。
回顧2011年電子商務故事,套用《雙城記》的一段經典描述:“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講信用的時代,又是一個欺騙的時代;這是一個光明的時代,又是一個灰色的時代。”不平靜的2011年本身,在電子商務發展歷史上注定會留下一筆。2012年,電商將上演什么樣的故事,令人關注。
來源:工人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