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獲“中國軟件名城”稱號
昨日,記者從成都市新聞辦獲悉,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屆中國國際軟件合作洽談會(以下簡稱“軟洽會”)將于2月21日在成都開幕。本屆軟洽會為期4天,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開幕式上正式授予成都市“中國軟件名城”稱號。成都市成為全國首批第三個獲此殊榮的城市,也是中國西部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據了解,成都是“國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基地”、“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戰略性功能性部署區”,近5年來,成都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保持了年均47.2%的高增長速度,已成為中西部地區最具競爭力的IT產業聚集地。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2011年,成都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08億元,同比增長32.9%,其中,軟件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46.9%;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超過7%;軟件出口額達7.8億美元,同比增長30%。全市軟件從業人員達到20.8萬人,占全國總量的6.9%,比全國副省級城市平均水平多4萬人。
二是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成都市軟件企業技術中心或研究機構達到77個,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或研發機構6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或研發機構14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10個。2011年,全市軟件產品累計達3769個,新增軟件著作權2900個,11個產品被評為全國優秀軟件產品。
三是企業實力不斷增強。成都市認證軟件企業累計達到948家,通過國際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認證三級及以上的企業73家,通過信息系統集成資質認證的企業137家;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企業120家。
四是國際影響日益顯著。近年來,英特爾、微軟、IBM、華為、中興、聯想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國際知名IT企業紛紛來蓉發展,在有效提升成都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國際知名度的同時,也極大地推動了軟件業集群發展。
五是行業特色更加鮮明。近年來,“成都造”應用軟件在社保、金融、空管、通信、軍工等細分領域,一直在全國保持著較大的市場份額和較強的競爭力;信息安全產業規模僅次于北京,位列全國第二;游戲動漫產業占全國市場比重達7.4%,是全國數字游戲產業五大聚集區之一;在全國2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中排位第13,列西部示范城市之首。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電子商務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全市電子商務企業超過7000家,2011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2000億元,基于中國銀聯手機支付平臺的成都本地用戶超過100萬戶,移動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2.5億元。
據悉,軟洽會自2003年創辦以來,經過近10年發展,已逐漸成為我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最專業的交流合作平臺之一,對促進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產業發展、壯大產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次軟洽會是對成都軟件產業10年發展歷程的一次全面回顧和集中檢閱,本屆軟洽會以“軟件創造價值,應用服務民生”為主題,緊跟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方向和熱點,突出軟件服務業對于經濟社會的滲透、融合和支撐作用,在智慧城市、三網融合、兩化互動、信息惠民、服務外包以及物聯網、云計算、新一代互聯網等領域深入開展技術交流和產業合作。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 (記者 李渝)實習編輯:孫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