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漫畫的形式促進師生教學分享與交流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聯系到了東南大學建筑學院的這位年輕教授楊俊宴,他是1976年出生,本碩博都是在東南大學讀的,之后在中科院攻讀了博士后,現在36歲的他已是建筑學院的教授,楊教授對記者說,以前上學的時候就很喜歡畫漫畫,從事教學工作有七八年了,由于今年科研活動不是很多,就用這樣的方式來記錄教學生活。
“建筑學院的學生與其他院系不同,比較注重美術修養和美術功底,所以讀書的時候,閑暇下來我就喜歡用圖示語言來記錄生活。一支鋼筆,一個小指頭就可以作畫。”楊教授說,這組漫畫是在前不久剛剛開始畫的,主要是為了與學生分享教學心得。“后來學生反映很好玩,就想繼續畫下去,增加與學生互動。”楊俊宴對記者說,漫畫中所表現的內容都是真實發生的。“比如大家趕設計,課上睡倒一片,他們確實很辛苦,熬夜畫圖的現象非常普遍。雖然做設計任務量較大,但是同學們都很認真,當然,在漫畫表現手法會有略帶夸張的表現,但是總體是真實的。”楊俊宴說,作為老師,對學生專業上很嚴,對生活比較寬容。“有時候鞭策和批評的漫畫,我不會點名,但是同學看到后會對號入座,自己改正。”楊老師表示,不管怎樣,原型看到后都會很興奮,其他人看到后也會知道是誰。
“學設計是快樂的,將靈感、創意轉變成活生生的建筑,過程辛苦,但是很有成就感。”楊教授說,所以自己會通過這樣的方式與大家進行交流。“科技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必然會帶來教學方式的變化,除了上課的交流外,我還與同學在微博、QQ群、人人網、facebook上進行互動,力圖在8小時課堂之外,給大家24小時的熏陶。”楊教授對記者說,學設計的學生更需要進行交流,看到高低年級的學生因為自己所畫漫畫而增進交流,看著很高興。“只要課程不太緊,有空余時間的話,我會一直畫。”楊教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