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連兩會政府工作報告
(六)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深化政府管理創新。行政審批項目進一步縮減,網上審批項目達到50%。建成市政府數據中心,政務外網正式開通運行。行政投訴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達95%以上。市區兩級建立依法行政制度377項。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工作成果不斷鞏固。
李萬才: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強化對節能減排落實、土地執法監督檢查,深入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加大對政府投資項目和重點建設資金的跟蹤審計力度,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開通24小時“行風熱線”,拓寬了政府與廣大市民的溝通渠道。
李萬才:認真接受監督。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堅持重大事項向人大報告、向政協通報制度。定期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以及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694件人大代表建議和684件政協提案全部辦結,滿意率達95%以上。
李萬才:各位代表,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以堅定的必勝信心,勇于直面困難,高標準確定目標,強力度落實政策,快節奏推進工作,贏得了經濟形勢回升向好的有利局面;以昂揚的進取精神,搶抓機遇,開拓創新,不斷強化核心地位和龍頭作用,推動大連進入大開發、大開放和大發展的新階段;以科學的發展理念,統籌兼顧,促進和諧,使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以強烈的責任意識,勤奮敬業,求真務實,埋頭苦干,在振興發展的偉大實踐中創造了可喜的業績。
李萬才:我們深感成績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無不凝結著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無不體現著社會各界的幫助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齊心推動大連發展的全市人民,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無黨派人士,向離退休老同志,向中省直各部門和兄弟省市駐連機構,向駐連部隊和武警官兵,向關心支持大連建設發展的海內外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李萬才: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要清醒地看到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需求不足導致工業經濟增長面臨諸多困難,經濟結構調整與發展方式轉變的任務仍很艱巨,外資外貿形勢依然嚴峻,城市空間對發展的制約日漸凸顯,就業等一些事關民生的工作壓力較大,城市居民收入增長不快,一些部門和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
李萬才:二、2010年政府工作目標與任務。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落實《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關鍵之年。雖然外部經濟環境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但從總體上看,今年的經濟發展環境將好于去年。特別是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和國家進一步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為大連振興發展賦予了新使命、注入了新動力。
李萬才:我市多年積蓄的能量,為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后勁。只要我們始終保持堅定的信念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把形勢判斷得更準確一些,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安排得更周密一些,高標準、高效率、高水平地抓好各項工作,就一定能夠在新一輪增長中把握主動,就一定能夠在率先全面振興中大有作為,就一定能夠在科學發展的實踐中再創佳績!
李萬才: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和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屆九次全會和市委十屆八次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搶抓加快東北振興和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的雙重歷史機遇,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全力推進全域城市化進程,加快“三個中心、一個聚集區”建設,不斷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全面促進民生改善和社會和諧穩定,為率先全面振興、實現科學發展新跨越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李萬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以上,突破5000億元;萬元GDP綜合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減排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以上;實際使用外資、引進內資均增長20%以上,外貿自營出口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