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言論傾向性分析(抽樣100條)
含沙:中國社會處于轉型時期,社會矛盾突出,領導干部要多與網民溝通,這樣才能切實促進社會管理的發展。
夜深沉2003:微博時代,政府社會管理受到的挑戰不小,機遇也很大。只要用得好,微博完全能起到加強官民溝通、緩解社會矛盾、提升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等積極作用。
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28%)
一葉青:城市基礎設施是一個城市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對市民工作和生活質量產生很大影響。
cici:公交天天超載為何熟視無睹?公交車一平米站八人都不算超載?天天喊社會管理,為何不把腦細胞用到如何增加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礎設施建設當中呢?
大力發展慈善機構、民間組織(13%)
樂觀看世界999:慈善是人類的一種需要,它甚至不需要學習,人們通過內心情感,都能去實踐,政府要做的,不僅僅是倡導,更要開放民間社會,使學生們自愿組成各種團體,通過保護環境,通過照顧孤寡病弱,通過關懷遠方貧困地區的孩子,獲得自己的慈善情感體驗,并獲得社會組織管理的經驗。政府要正確營造好環境才是根本。
民情_小葉:說到社會管理創新,民間慈善就如初春幼禾,需要政策的養料,方能接觸碩大果實。
規范社會管理法規(11%)
馨悅譚:在人性假定上,迷信“人之初性本善”,高樹“無私榜樣”讓人學習供人仰望,卻疏于監控人性之惡。詮釋了半個多世紀以來,雷鋒雖然是一個不二的道德品牌,而雷鋒的敵人卻層出不窮的原因。所以,在引導道德方向的時候,只靠純潔思想是不夠的,社會管理機制的完善,執政體系的規范,是更為重要的功課。
促進基層民主(8%)
單車男子:我們到底需要一個什么樣的社會管理制度,導致出現如此的社會沖突,光靠技術是不能解決問題,發揚基層民主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我是傳奇10006:“烏坎事件”后來的民主選舉,體現了中國政府試圖以新的思路、新的態度、新的評判標準來解決社會事件的努力,顯示了中國創新社會管理良性發展的跡象。
培養社會管理人才(7%)
船長汪迎忠:步入穩定發展期的體制都會面臨一個高層管理人才的困境:淳儒缺乏社會經驗,處理日常事務缺少讓領導放心得下的那種果斷和效率;而俗吏缺乏道德修養,一旦大權在握,難免是非不分,公私并舉,這將斷送一個組織長期發展的機會。
輿情點評:
社會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和服務,社會是人的集合體,人是社會構成的最基本要素。社會建設與管理要落實到人身上,以人為本。貫徹這一理念,必然堅持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可以這么說,只有不斷提高群眾幸福感,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才能切實做好社會管理。從代表、委員的提案來看,無論是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提案將加班費納入免征個稅范疇,還是政協委員張曉梅提案將公共供暖延伸到南方,或是全國人大代表、農民工代表朱雪芹建議養老醫保異地轉移,出發點都是增進民生福祉,從而改善社會管理。當下,我們還當全面梳理社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符合、不適應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努力向服務型管理轉變,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權益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暢,從而自覺接受管理、主動配合管理、積極參與管理。
來源:人民網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