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萬貧困大學生享助學金
近年來,中央、市、區縣政府共計投入36.7億元,資助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其中,中央財政2.7億元、市級財政30.1億元、區縣財政3.9億元。根據政策要求,各級各類學校還計提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勤工助學等校內資助,比如,首都師范大學每年就拿出不少于10%的學費資助學生。
據統計,北京高校中有22萬余名貧困生享受到國家助學金,包括中央部委屬院校在內的近36萬名貧困大學生在校期間飲水、電話、洗澡享受補助,224萬余人次貧困大學生享受物價補貼,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中的優秀學生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此外,中等職業學校中有736913名學生獲得國家助學金,普通高中有6.7萬名學生獲得國家助學金。
目前,市屬高校國家助學金最高標準達到每生每年4500元,當年考入高校的城鄉低保家庭學生可以享受一次性4500元助學補助。同時,各學校繼續實施食堂補貼。2011年,普通高中實現了人民助學金向國家助學金的順利過渡,資助標準最高達到每生每年2000元。
貧困家庭幼兒減免保育費
隨著學生資助體系日益完善,資助力度也不斷加大,并延伸到學前教育。從2012年起,城鄉低保、低收入家庭的幼兒已免或減保育費,據悉,有的幼兒每年免保育費多達萬元,少的也能免2500元。
在建立健全學生資助體系的同時,本市還鼓勵并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引入更多數量、種類的資助資金,并發揮學校自身優勢成立各類社會資助項目,打造“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學校實施、學生受益”的助學格局。(記者賈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