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搖晃的木船開始66天航程
澳華博物館的展示從地下一層開始……
一紙當年的《啟航告示》仿佛讓人們回到了香港碼頭:“英艦溫嘉德號,載重640噸,船長懷斯先生,將于咸豐六年四月三日啟航,啟自香港,前往墨爾本,全程約66天,船員48人,旅客317名華人。”
走進甲板下燭光昏暗的船艙,它竟如當年在海上那般有節律地搖晃起來,真有身臨其境之感。66天,這是那時坐船從香港抵達墨爾本的時間。
1851年,澳洲發現了金礦,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全球。恰巧北美的金礦已近枯竭,因此人們將那里稱為“舊金山”,而將澳洲稱為“新金山”。在澳洲的英國殖民者一方面急需來自中國的廉價勞動力,一方面又要從中國勞工身上撈足油水,便規定每個從悉尼港登陸的華人勞工,必須繳納人頭稅10鎊。
當年這10鎊對兩手空空到澳洲來打工的華人,無疑是筆巨款,相當于他們一年多的收入。為了避稅,他們不得不改從南澳的奧德萊德登陸,然后步行穿過300多公里的叢林和原野,于兩個月后抵達墨爾本。途中,不少華人因長期饑餓、勞累和疾病倒在叢林里,再也沒有起來。
在墨爾本以西100多公里的巴拉瑞特市,有著當年最大的一座金礦。如今的疏芬山金礦已改建成一個非營利性的露天博物館,保留著當年的采礦設備和維多利亞風格街道:彎彎曲曲深入地下的采金巷道,還有當年華工們住的帳篷、木屋和關帝廟。
由于那時只有男性華工才能登陸澳洲,所以在12000多名華工里,只有12名女性。男性華工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一個帳篷中往往要住下6到8人,還被當地白人揣測是“同性戀”。當年有張英文報紙寫道:“先不考慮中國人帶給金礦區的麻風病——他們走到哪里就把這種可怕的病帶到哪里——就單單從他們心智低下、身體瘦弱、生活習俗半野蠻化的角度來看,我就反對讓他們進入澳洲,他們完全不配融入我們這么文明開化的國家,我要問問大家,他們這些偶像崇拜者能夠讓我們的基督信仰純潔嗎?這些杏核眼、黃皮膚的東方人能改進我們的種族嗎?這些從中國帶來的習性和邪惡能夠推動澳大利亞嗎?完全不能……”
1861年,當巴拉瑞特的金礦枯竭后,在“白澳政策”的威逼下,大約80%的華工踏上了返回故鄉的路途,但仍有20%的華工留了下來。華工勤勞刻苦,不打架、不酗酒,尤其是不喝醉酒后打女人,這些優點甚至吸引了愛爾蘭姑娘,有的華工便在當地結婚生子了。為了尋找華工的墓碑,新金山學校的創辦人孫浩良先生帶我們去了巴拉瑞特市墓地,巴拉瑞特市澳華協會主任瓊先生專程趕來給我們當向導。他告訴我們,當年即使在墓地,不同的民族也是分等級的——最好的位置屬于英格蘭人,其次是蘇格蘭移民,第三等是愛爾蘭人,華工則落得第四等,位于整個墓地的角落,其中最高大的一座墓碑刻有“中華國各省列位大伯公墳墓,光緒20年”,孫浩良先生分析,這是當年革命黨人到澳洲所立。
總共480塊簡樸的華工墓碑,只有78塊找到了后人。
“中國的龍是良善的”
留在澳洲的華工,只要沒有將他挖來的金子在賭場中輸掉,就可以在澳洲開墾荒地種植蔬菜、水果,開辦洗衣店和家具廠。“唐人街”成了華人的聚居地和他們的海外家園。
墨爾本的唐人街,是整個維多利亞州華人的重要經濟和社會中心。如今走在小伯克街上,不難發現唐人街的古建筑保護得非常之好:建于1861-1862年間的南番順會館樓、建于1872年的福音堂、建于1895年的澳洲龍岡親義總會、建于1902年的墨爾本基督教華人圣公會大樓均“健在”。
華廈傳媒集團董事長項翔向記者描述了上世紀90年代的墨爾本唐人街:那時墨爾本遠沒有今天繁華,市中心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只有5萬人口。每到雙休日,市內除唐人街以外的所有商場都關門,唐人街便成了當地白人和華人最熱鬧的去處。項翔甚至記得,當時唐人街里開設的賭場,玩的是一種叫“數蠶豆”的賭博:很多人圍著一張大桌,設局者用一根竹簽撥蠶豆,一撥5粒,但參賭的人報出“50”的數字后,數下來往往是48粒或49粒。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葉,當地皇冠賭場開業后,唐人街的地下賭場才銷聲匿跡。
1996年,政府開始在市內建設公寓房,市中心人口飛速增長,墨爾本日漸繁華。在過去的10年里,唐人街沒有發生過一次惡性案件,環境衛生和治安狀況也大為好轉。經濟的繁榮還使得唐人街向周邊“擴張”,相鄰的希臘街上已經開出了好多家華人商店。據說希臘僑民社團曾向政府抱怨:這會讓唐人街“吃掉”希臘街。墨爾本政府回應說:我們給予希臘僑民和華裔僑民同等的機會,但希臘街每有一家商店倒閉關門,就有10位華人來申請開店,卻幾乎沒有希臘人,你讓我們怎么辦?總不能把房子空關著吧?
如今,中國農歷新年已經成為墨爾本全民的節日。每每此時,墨爾本華人社團就在唐人街舉行隆重的新年舞獅巡游。舞獅的隊伍中,興致盎然的白人兄弟姐妹要占三四成,孩子們更是開心之極。這條被稱為“海外最長的巨龍”有100多米,是澳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中國龍是良善的。”區鎮標告訴記者,“我們要改變西方社會對‘中國龍’的誤解。”在西方的傳統文化里,龍是恐怖邪惡的象征;而“中國龍”的內涵與其完全相反,象征著吉祥、永生、生育率和辟邪,更代表了自稱“龍的傳人”的華人。“每到中國的農歷新年,龍開始顯現,它的呼吸創造天上的雨云,帶來風調雨順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