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降價由暗轉明?
來自各中介機構的研究也顯示,從今年3月份開始,北京二手房業主掛牌價出現下降,尤其是遠郊區、大戶型房源,不僅有低價拋售的個案,整體掛牌價也出現下調。
“根據2008年的經驗,從中介公司開始倒閉,到一手房的成規模‘明降’,有4個月左右的間隔。”偉業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表示:“目前樓市的‘真降’主要集中在二手房市場,隨著中介的倒閉,一手房的‘真降’或許也不遠了。”
■專家看法
中介面臨關店潮
“當前擺在經紀行業面前的,是成交量嚴重萎縮與中介市場份額明顯下降的雙重困局。”北京房產經紀協會會長陳同順表示,兩大難題已經將部分小型中介推向生死懸崖。
陳同順表示,和2010年的“關門潮”不同,無單可開的生存難題并不單單壓垮了小型中介公司,就連一些品牌中介機構也已抵不住不景氣的壓力。
我們注意到,今年2月,因為預計二手房成交量將縮減30%,鑫尊置地閃電關閉北京50家門店;5月,美聯物業暫時關閉上海全部8家門店,退出經營近15年的上海二手房市場。
“業績是支撐中介門店經營的根本。一旦買賣觸底,租賃又不能彌補買賣的下降份額,那不如選擇關門止損。”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在北京,一家正規中介門店一個月開店成本至少在10萬元,要依靠2套二手房買賣或者30筆租賃業務才能維持盈虧平衡。
對于房產中介的未來,林倩很不樂觀,“未來三個月,預計整體公司門店將萎縮千家左右。”
來源:北京晨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