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今年預計分別增長18%,13%和40%左右——2014年,重慶有望實現投資、消費和進出口“三駕馬車”協力并進,在“混合動力”的牽引作用下,預計今年全市經濟增長將實現速度與質量的“雙提升”。
即將到來的2015年,宏觀經濟環境更加復雜,穩增長壓力持續加大,如何更好地促進“三駕馬車”協同發力,增強發展后勁,保持全市經濟健康平穩的局面?
在剛剛閉幕的市委四屆六次全會上,市委提出了明年“穩投資、促消費、擴出口”的總體目標,要求發揮好投資的關鍵作用、消費的基礎作用以及進出口的支撐作用,繼續推動“三駕馬車”更加均衡協調發力。
1、保持合理投資規模,突出投資重點、優化投資結構、改革投資方式、提高投資效率、擴大有效投資
探索完善PPP投融資模式,是重慶市今年25項重點改革專項之一。今年8月,我市一批涉及資產總額達1000億元的PPP戰略合作項目集中簽約,這標志著重慶PPP投融資模式改革進入具體實施階段。
所謂PPP,是指政府和私人部門為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基于具體項目的合作融資模式。“在推動公共設施建設、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既不增加財政負擔,還能減輕政府債務,同時還為社會投資提供了空間。”出席簽約儀式的一位嘉賓表示,這項投融資領域的重大改革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按照市委四屆六次全會的要求,明年我市將把擴大有效投資與深化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結合起來,繼續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帶動作用,健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推廣PPP投融資模式,并鼓勵民間資本發起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吸引社保資金、保險資金和社會資本參與投資。
事實上,今年我市通過改革財政資金產業補貼方式,設立了6支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撬動了上百億元社會資本為實體經濟“輸血”。明年,我市將繼續把擴大有效投資與優化投資結構結合起來,科學把握投資方向和領域。
“產業方面,重點投資的領域是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投資也會重點傾向提高五大功能區域互聯互通水平;此外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也是明年投資結構優化的重點。”市發改委主任沈曉鐘說。比如深化PPP投融資模式改革,明年還要進一步提高私營個體、港澳臺、外商投資等社會民間投資占比。
據了解,明年圍繞“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成渝城市群、城市交通網絡等國家重大決策部署,我市還將啟動一批近期帶動力強、長期支撐作用大的基礎設施項目;推進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和生態環保產業項目,培育新的增長點。
2、優化消費環境,加快培育消費熱點,創新實體消費平臺,抓住消費模式變化機遇,堅持不懈擴大消費需求
上周接連幾日的降溫,讓冰雪旅游火熱了起來——12月27日,第六屆仙女山冰雪童話旅游季開幕,見證漢式雪地婚禮、看世界冠軍花樣滑冰、踢一場雪地足球賽……很多市民感慨,以前去景區玩雪,頂多就是拍照、堆雪人,現在的玩法越來越多,越來越新了。
事實上,隨著旅游、電商等消費新熱點的興起,老百姓的消費習慣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何把握和適應這種變化的新趨勢,也是我市明年擴大消費的重要手段。
“消費需求是最終需求,是穩增長的基礎。但當前我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到50%,這說明我市在進一步擴大消費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市商委主任周克勤說。
市委四屆六次全會提出,明年我市要著力優化消費環境,加快培育消費熱點,創新實體消費平臺,抓住消費模式變化機遇,堅持不懈擴大消費需求。
據了解,具體措施包括促進購物消費,推動現有商圈提檔升級,加快推進智慧商圈建設;促進餐飲住宿消費,大力發展大眾化餐飲;促進會展消費,重點辦好摩博會、農交會、云博會、文博會、火鍋節、迎春展、西部廣告節、茶博會等一批消費類展會;促進便民消費,打造一批社區便民商圈和生活服務網點;促進網購消費,支持本地結算企業發展壯大,鼓勵傳統企業做好線上線下互動;促進夜間消費,大力發展創建20條市級創業型和特色型夜市;促進旅游消費,抓好周末休閑游、節慶假日游、特色鄉村游等;繼續開展好四季購物節等系列促銷活動。
周克勤說,明年市商委還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住房、信息、休閑旅游、養老健康家政、金融等與商貿相關產業領域的消費政策,爭取推動出臺調整和完善鼓勵消費的系列政策,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
3、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著力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檔次,形成一般貿易、加工貿易、服務貿易共同發力的態勢
市委四屆六次全會強調,出口具有穩增長的支撐作用,我市經濟結構外向度較高,這是長期努力的結果,是一個優勢,要加以鞏固。
12月29日,今年第100班“渝新歐”去程班列從團結村中心站發出。截至目前,“渝新歐”班列已經實現了雙向常態開行。“事實上,‘渝新歐’貨源組織與其他中歐班列有較大的區別,去程貨源由單一到多元,從IT產品拓展到汽車零部件、機械裝備和食品、生活日用品及汽車產品等;由本地到全國,從“重慶造”拓展到華東、華南等地造。”市政府物流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渝新歐”班列明年還將為我市擴大出口提供重要支撐。
據了解,初步預計2015年“渝新歐”班列開行250班以上(其中去程150班、回程100班)。同時,我市還將推動以“渝新歐”為代表的中歐班列進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和國家“一路一帶”專項規劃,進一步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協作配合,研究解決提高通關效率、保障貨物運輸安全、常態運輸國際郵件、降低運輸價格和統籌回程貨源等重大問題,協同發揮各地對歐物流運輸平臺的作用,增強對中亞、歐洲等地區進出口貨物的吸引能力,形成完善的“渝新歐”常態運行機制。
市外經貿委主任徐強表示,明年我市將繼續支持技術含量高的電子產品、機械產品出口,做好筆電進出口促進工作,積極培育精密儀器、智能手機、高端飾品等外貿新增長點,提升出口產品附加值。
據了解,我市明年還將加大力度建立集貿易展示、品牌推廣、營銷接單、售后服務、倉儲配送等為一體的我市優質商品境外展示銷售中心和國際優質商品集貨中心;打造重點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擴大出口農產品基地;開展進口資源性產品、消費品全國采購分撥業務,促進貿易平衡發展。
2015年投資重點
基礎設施
著力加快鐵路、高速公路、空港、水港、信息港等對外大通道建設,強化中心樞紐、開放口岸功能。有序實施市內軌道和鐵路、通用機場、城鄉公路、城市通道、物流配送、水利設施及管網、電源及輸電網、油氣管網等市域聯通與保障工程,提升城市功能。
產業
抓好重大產業項目建設、開工、投達產,重點突出集成電路、平板顯示、物聯網、機器人等智能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智能汽車、頁巖氣、MDI一體化、生物醫藥、環保等10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的落地與建設。房地產投資加強引導和調控,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引導房地產投資合理增長。
社會民生
抓好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建設,強化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重報圓桌會
新常態下動力轉換
“三駕馬車”如何實現調整升級?
主持人:郭曉靜
嘉賓:
市發改委主任 沈曉鐘
市商委主任 周克勤
市外經貿委主任 徐 強
渝北區區委書記 沐華平
重慶大學經管學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皮天雷
案例中心主任
主持人:經濟發展新常態對我市的經濟發展動力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沈曉鐘:市委四屆六次全會強調,中央在科學分析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變化和國內“三期疊加”等復雜形勢的基礎上,明確指出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常態,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而動力轉換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要求,這種轉換的關鍵之一,就是“三駕馬車”協同發力,發揮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消費的基礎作用和出口的支撐作用,確保“三駕馬車”更均衡協調發力。
皮天雷:2015年及以后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三駕馬車”都應該向新技術、新能源、新消費等領域傾斜,且重慶的“三駕馬車”要緊密結合自身的經濟發展定位與發展階段約束,實現“三駕馬車”在不同領域、不同功能區域、不同發展階段的“差異化聚焦”。而“差異化聚焦”發展思維既包含了對傳統發展方式的優化和揚棄,更是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經濟增長方式的創新與拓展。
沐華平:就渝北區而言,人均GDP已超過6000美元,但是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拉動,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能不能把經濟增長主驅動力從投資拉動轉換為創新驅動,直接關系到渝北區經濟競爭力。但是,我們認為,動力轉換后,不是不要投資,關鍵是資金的投向。目前,我區投資大部分投在機場、軌道交通和房地產等領域,約占總投資的60%以上,投到工業領域的僅占約17%。從工業投資內部結構看,研發投資僅占17%,投資領域主要還是汽車等傳統產業,占工業總投資的65%左右。推動投資拉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一方面,要引導資金加大對研究開發和技術改造的投入;另一方面,“工業4.0”時代已經來臨,以生物醫藥、智能機器人、3D打印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加速崛起,要引導資金加大對這些領域的投入。
主持人:即將到來的2015年,我市各個領域在推動“三駕馬車”協同發力方面有哪些新舉措?
徐強:明年我市將推動通訊設備、儀器儀表、軌道交通、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出口。引導智能手機上檔升級和加速放量。培育高檔飾品全產業鏈,爭取品牌商授權,加大本地企業配套采購,組織參加瑞士巴塞爾世界鐘表珠寶展,借助“渝洽會”舉辦高端飾品設計比賽和新品發布會。抓住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貿易多元化試點機遇,充分利用貿易多元化稅收政策,開展貿易、物流和流通性簡單加工業務。明年我市還將布局出口農產品區域標準化示范區,開通對俄出口綠色通道,擴大對俄蔬菜、柑橘等特色農產品出口。
周克勤:過去,我們往往提的是“促銷”,意在促進銷售,而當前,我們已經把提法改為了“促消”,即促進消費,這足以看出我市堅持不懈擴大消費需求的決心。明年,我市除了認真落實國務院促進六大領域消費措施外,還將重點從繼續深化商貿流通領域改革、著力轉變商貿流通方式、認真做好商貿民生實事、積極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等四個領域入手,完善流通體系,豐富市場主體,釋放消費活力,為擴大消費創造良好的流通環境和市場條件。與此同時,我市將積極開展節會活動,創新消費方式,促進餐飲住宿、發展會展經濟、便民商業、電子商務、夜市經濟等重點消費經濟的蓬勃發展,從而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
沐華平:相比之下,渝北區消費發展滯后,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低于40%,這既是我們發展的短板,也是潛力所在。一方面,要著力改善消費環境。加快推進兩路商圈升級改造、嘉州商圈建設和中央公園商圈規劃,打造主城一流的商貿集聚區。另一方面,推動實體商貿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充分利用好億贊普“全球喜購”平臺,幫助在線的1000多家出口企業解決好商檢、關檢和出口退稅等問題。明年我們還將推動出口向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轉換。目前,我區的出口產品以筆電整機和黃金珠寶加工為主,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出口產品單一化,抗風險能力不夠;二是自主創新產品出口不夠,國際貿易的話語權也不夠。推動國際貿易的高水平、多樣化發展,一方面要大力引進和培育小批量、多品種、高附加值、物流成本不敏感的高技術產業集群,認真落實出口信用保險資助等扶持政策,培育一批上億美元的外貿出口企業。另一方面,要鼓勵我區企業加強研究開發,研制和生產出面向全球市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掌握國際貿易的話語權和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