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上人員正在準備靠岸工具

油輪體積可與航母相媲美,還設有停機坪。
昨日一大早,來自新加坡的巴拿馬籍30萬噸油輪“Titan Seema”駛抵泉州斗尾港,這艘龐然大物將成為泉州船廠第一個如此重量級的維修對象。這艘油輪的到來,也意味著泉州船廠填補了東南沿海從長江三角洲以南至珠江三角洲以北約800海里區域內無大型修船廠的空白。
過程
拖拉4小時終抵碼頭
昨日上午7點,這艘30萬噸的超級大油輪到達離泉州船廠4號碼頭約4公里處的海面上,準備起錨進港。據現場船廠的工作人員介紹,船體離碼頭不能再短于這個距離了,此時,由于油輪四五千馬力的動力已經提前熄火了,只能靠拖輪來拖動油輪緩緩靠岸。這艘名為“Titan Seema”的大油輪總長326.19米(“瓦良格”號航母艦長302米),船體寬56.98米,船型深28.9米,船上還設有停機坪,其體積可與航空母艦相媲美。
為了讓油輪安全靠岸,工作人員請來了6條拖輪,采取前拖后推的辦法,將油輪緩緩拖向碼頭。要拖拉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并且讓它按照既定的路線安全行進并非易事,從7點不到,一直到接近上午11點,一共耗去了近4個小時,花費了約28萬元,才完成了維修的第一步,也就是讓油輪安全停靠碼頭。
停靠碼頭后,還不能馬上對油輪進行檢修,接下來要做的是固定油輪。大油輪上自備了16條纜繩,每條可承受100噸重力,為了保證安全,船廠的維修人員另外準備了4條纜繩,每條可承受200噸重力,用于再次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