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男子路邊被迷暈80萬元遭搶 警方:系自導自演
□延伸閱讀
一聞即暈的迷藥有嗎?
這起假搶劫案中再次提到“迷藥”,有網友感到一陣威脅,也有人對此嗤之以鼻。
真的有“一聞(拍)即暈”的迷藥嗎?石獅華僑醫院錢院長表示,就目前醫學而言,一拍或短暫接觸即可控制人的意識和行為,不大可能。石獅警方一相關人士介紹,多年來,石獅也未發生用迷藥搶劫的案件。
果殼科技網出版的《謠言粉碎機》中,有一章專門對此做了科學分析,摘取片段,供讀者辨識:
確實有一類吸入性麻醉劑,是揮發性液體或氣體,如乙醚、氟烷、恩氟烷、笑氣等。這些物質通過呼吸吸入,到達肺部后進入血液,再通過血液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從而實現全身麻醉。
但“一聞即暈”是不可能實現的。以乙醚麻醉實驗老鼠為例,操作時要將老鼠的頭部放入裝有浸了乙醚的棉球的廣口瓶內,4~6分鐘后才會進入麻醉狀態。為了延長麻醉時間,還要在它們的鼻部放棉花或紗布,不時滴加乙醚。
藥物作用的量和作用對象的體重相關。小老鼠尚需4~6分鐘,那體重是小老鼠百倍的人怎么可能吸一口就昏迷呢?其他吸入性麻醉劑的麻醉效果可能較乙醚更強,但要在短時間內將人迷暈,同樣需要通過密閉的方法,如用面罩緊扣人的口鼻,在一定時間內高流量地吸入。在非密閉空間里使用高濃度、高劑量的麻醉藥,卻不影響周邊人,根本不可能實現。
實習生:鐘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