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拉動廈門過半GDP 龍頭企業示范帶動明顯
帶動 龍頭企業示范帶動明顯
過去的一年,對于達運精密(廈門)有限公司來說,是值得記錄的年份。在創業6年后,這個開始產值僅1.3億元的企業,成功進入廈門“百億級企業”名錄。至此,廈門產值在百億元以上的企業也達到了8家。
目前,廈門全市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473家,產值4000億元,占全市規模工業產值的90.3%。其中,產值10億元以上的企業共有59家;產值在50億元以上的企業共有15家。
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產業鏈在拉長做大。2012年廈門重點培育的13條產業鏈工業總產值3028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68.3%,對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32.2%,拉動工業總產值增長17.3個百分點。其中,有6條產業鏈的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
一批高端、高新企業的崛起,不僅填補了產業鏈的空白,也為廈門工業經濟升級之路鋪上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2013年,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第5.5代低溫多晶硅(LTPS)TFT-LCD生產線在廈門火炬高新區投產,這條生產線有一個讓人艷羨的亮點:國內第一條、全球第二條。
像這樣的“全球第一”、“國內第一”正越來越多地在廈門誕生,而廈門工業也靠著這一個個“第一”,打造出在國內乃至全球的影響力。比如,廈門宸鴻科技打造的全球最大的觸控顯示屏生產基地;北大之路生產的全球首支用于臨床的神經生長因子藥品;美亞柏科自主研發出國內首套互聯網監控系統……
數說工業
●1035.25億元。2013年前11個月,廈門市規模工業增加值累計完成1035.25億元,增長12.4%;規模工業產值累計完成4228.20億元,增長13.3%。
●全省第1。工業產銷率累計98.94%,同比提高0.01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1位。
●90家。在全市150家重點工業企業中,產值增長的有90家,增長面達到六成。其中,產值凈增億元以上的有48家,產值增長(現價)超過20%的有42家。
●4000億元。目前,廈門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473家,產值4000億元,占全市規模工業產值的90.3%。其中產值1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59家,產值在5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15家。
●95%。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以23%的企業數創造了41.48%的產值,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95%。
記者觀察
兩大因素影響工業后勁
廈門工業發展主要依賴一些大型工業企業,如戴爾、達運精密、友達光電、宸鴻科技、聯想移動、ABB、金龍汽車等一批大企業,就貢獻了廈門工業產值的半壁江山。
這些工業龍頭扮靚了廈門工業經濟,但也讓我們看到隱憂。
一些工業巨頭在廈門的業績增速放緩。主要是廈門經濟外向度較高,受人民幣升值、國際市場疲軟、內需難以拉動等因素影響,許多以出口為主或比重較大的工業企業,生存更加困難,利潤率明顯下滑。
我們還注意到,有增長潛力的龍頭項目、大項目、好項目,這幾年廈門引進來的并不多。一位招商人員更是直言,近年來新的工業龍頭項目落戶廈門的并不多。
此外,近幾年來廈門用于增加設備和提高工藝水平的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一直徘徊不前,使得工業增長乏力。
如何聚合全市優勢資源引進龍頭?如何創新機制培育龍頭?如何推動企業增加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積極性?這些,都事關廈門工業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