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離岸市場對當地有益
專家指出,貨幣離岸市場由于不受原有法律監管,市場成本自然比在岸市場成本低,這對當地投資者和資金利用都有好處,離岸金融因具有這樣的吸引力會帶動當地市場的經濟發展。特別對歐洲而言,債務危機陰影尚未消退,人民幣資產無疑是一種相對優質和安全的資產。
“離岸市場貸款利率比在岸市場低,存款利率比在岸市場高,同時離岸市場監管成本低,當地投資者就可以低的利率和低成本做融資業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國際貨幣研究中心主任孫華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但對于倫敦來說,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好處不是立竿見影的,其好處還要從長遠看。
孫華妤進一步解釋說,倫敦本身就是國際金融中心,若缺失了人民幣業務,缺少了中國元素,從長期發展方向上看,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有缺憾的。他們看到了這個問題,這次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正是抓住了中國實施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的契機。倫敦人民幣離岸市場真正得到好處,還要等10—20年人民幣業務量非常大的時候。
需加強境外風險監管
由于對境外人民幣現金需求和流通的監測難度較大,將會加大中央銀行對人民幣現金管理的難度。人民幣國際化后也有可能增加國內貨幣政策的執行難度,有可能面臨更大的貨幣需求和匯率波動。因此專家提醒要加強境外風險監管。
孫華妤說,離岸市場因沒有監管,若金融機構無足夠的自律,客戶就會有風險,所以一般要求比較成熟的金融機構來做。人民幣離岸市場也可能對國內金融業有影響,比如國內本想收緊銀根,利率提高,而離岸市場低利率發行的人民幣債券等于逃避了國內高利率的成本,也就對沖了國內緊縮的貨幣政策。孫華妤同時指出,目前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業務量都太低,還不足以影響國內。
有專家建議,人民幣國際化將面臨跨境資本流動沖擊和利率匯率波動風險加大等挑戰,因而是一個長期、艱難的過程,應遵循“積極穩健、有序推進”的原則,分階段、有步驟地加以推進。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于姝楠
相關新聞:
人民幣即期謹慎交投 交易區間擴大但波幅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