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投資者不可輕易透露賬戶信息
應定期更換密碼、密碼設定不宜過分簡單,考慮采取USB密鑰等更安全的賬戶登陸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賬戶被盜用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近一段時間以來,期貨市場已發生多起對敲交易轉移投資者資金的案件。這類案件當中,犯罪分子往往利用期貨市場不活躍合約的對敲交易,將投資者資金轉移到事先開立的期貨賬戶中,并轉出資金,使投資者蒙受損失。
對此,今年7月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期貨公司內部控制保護客戶資金安全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期貨公司嚴格執行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投資者當日平倉盈利在結算完成前不得出金。
同時,針對期貨交易所通報對敲轉移資金等涉嫌違法違規情形的,《通知》明確虧損投資者所在期貨公司應立即與投資者核實交易情況,盈利投資者所在期貨公司在事件調查結束前應當限制投資者出金。
上期所監查部總監饒偉表示,對市場違規行為進行監控和及時發現,并實施自律監管是期貨交易所的核心工作內容之一,上期所將不斷健全市場監測、預警機制和風險控制體系,嚴打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深化會員合規管理,嚴肅市場紀律,維護市場平穩運行。
《通知》規定及交易所進行實時監控、自律監管,無疑對防范類似前述案件設置了一道制度上的安全屏障。然而,一道制度屏障并非萬能。
大商所監察部總監助理汪紅梅表示,近年來盜取客戶資金類違規案件較為頻發,部分客戶風險防范意識不強、風防手段不足或缺失、輕易將個人賬戶信息透露給他人等是此類案件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此,她提醒,投資者應當妥善保管好自己的交易賬戶信息,不向他人透露,應定期更換密碼、密碼設定不宜過分簡單,考慮采取USB密鑰等更安全的賬戶登陸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賬戶被盜用。同時,對于采用木馬等技術入侵的技術犯罪,投資者可通過安裝殺毒和防火墻軟件等措施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
“除了投資者加強自我防范意識以外,期貨中介機構也應通過多種方式,強化對客戶安全、風險意識的培訓和教育,強化對期市運行情況及業務規則的理解;加強對資金,特別是對出入金的管理,也能夠起到一定的防范效果。”汪紅梅說。
此外,近年來,證監會與公安部門開展執法協作的廣泛嘗試,并在“行刑結合”的工作機制上取得重要實踐經驗。
“期市交易由交易所進行實時監控,證監部門與公安機關的執法協作也十分順暢,投資者參與期貨市場切不可心存僥幸,觸碰法律紅線。”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有關負責人說。(記者 馬婧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