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陽市郊區一座私人建筑的拆除吸引了全國億萬網友的眼球,諸多媒體和專家紛紛指責沈陽市不應該拆除這個建成不到10年的公共體育建筑。
應該說,綠島被拆受到全國關注從某種意義上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是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公共建筑物的建設與拆除需要更多地征求民意,而不是政府閉門造車。
但是,在提出質問之前,更應該弄清楚的是綠島體育場到底是公共建筑,還是私人物業。如果是前者,我們應該嚴格追求政府是否失職;如果是后者,筆者意見,拆與不拆是企業自己出于經濟利益的考量而做出的選擇。
一個正常的社會,政府、企業、公民各司其職。企業做為理性的經濟人,必須享有全部的自由去組織生產,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當然,也要承擔因為決策失誤,造成虧損和破產。
給企業放權,讓企業做自己的工作也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30年的核心原因。回到本文探討的問題---綠島體育場到底拆不拆得,答案不證自明。
公開資料顯示:綠島體育中心是由一家民營企業做為主體投資興建,面向市場、自主經營、以舉辦商業化足球賽事為贏利模式的專業體育場館。
市場經濟的最大魅力就是企業可以自由的成立和關閉。如果我們認可市場經濟,就要接受這樣的現實---雖然我們很懷念綠島,但還是要按照經濟規律辦事。
來源: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記者 吳勇 劉策) 編輯:許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