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第三屆中國自主創新年會上,來自遼寧的沈陽、大連雙雙入選“十大創新城市”。據統計,2010年和2011年,遼寧有50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獲獎數居全國前列。
工業大省如何成為“工業強省”?老工業基地如何轉型為國家新型產業基地?遼寧向科技創新要競爭力、要驅動力。“科技創新,事關遼寧前途和未來,我們要堅定不移地一抓到底。”遼寧省委書記王珉多次強調。
過去幾年,全省高新區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年平均增長30%以上。2012年,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8%。目前,高新區內企業約2萬個,收入超億元的企業達到737個。東軟集團、忠旺集團、新松機器人、遼寧聚龍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龍頭企業快速崛起。
“同沿海發達省份比較,科技水平差距還不小,遼寧要彎道超越,必須依靠科技創新”。2012年7月,全國科技創新會議在北京召開期間,省長陳政高就提出20個調研課題。9月,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意見》,共8個方面25條。
“千斤重擔萬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科技創新考核指標增加了,權重增大了,突出了其核心位置。”省政府績效考核辦公室主任孫家成說。
“全省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力爭增長20%,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達到25%以上,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80億元。”這是2013年遼寧對科技創新下達的“硬指標”。到2017年,遼寧力爭實現全社會研發投入、研發人員數量、授權發明專利、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4項指標翻一番,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3%以上,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
實習生 楊白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