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煙臺市疾控中心公布煙臺《死亡原因檢測與分析》調查報告最新數據顯示:煙臺市人群前10位死亡原因,依次為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傷害、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神經精神疾患、傳染病和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煙臺市疾控中心慢病防制科科長陳遠銀說:“前10位死因死亡人數占全部死因的94.52%,其中前5位“慢性病”合計就占全部死因的86.04%。”
根據死因調查結果,惡性腫瘤中,肺癌、胃癌和肝癌占死亡率的70%。其中肺癌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率的24%,其中男性的發病率要比女性高兩倍左右,這與男性長期吸煙有很大關系。
心血管病成為第二殺手,據陳遠銀分析,這與吸煙、飲酒、生活和工作壓力大有密切關系,值得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專家提醒,包括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糖尿病、惡性腫瘤等 “慢病”的發生通常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行為習慣有關,所以又叫做“生活方式病”,是遺傳基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或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遺傳因素只占5%,其余均屬環境因素,如社會因素占20%,氣候因素占7%,醫療條件占8%,而個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占60%。
來源: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記者 鞠川江)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