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企業因技術不過關或為節省成本致關鍵裝置無法發揮作用
業內權威人士稱國內手扶電梯存在安全隱患類似悲劇還會上演
7月5日9時36分,北京地鐵4號線動物園站扶梯突然逆行,導致一名13歲男孩死亡,30人受傷。海恩法則稱,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梯市場和生產基地,在銷售瘋長的背后卻是“危機四伏”。
事故原因 保護裝置失效可能存在缺陷
7月5日9時36分,北京地鐵4號線動物園站扶梯突發故障,導致一名13歲的男孩死亡,30人受傷,截至目前,已有24名傷者出院,6名仍在治療,均無生命危險。京港地鐵公司稱,對死者家屬已妥善安排,而扶梯出故障的奧的斯公司也發聲明道歉,稱盡快查明原因。
昨日,記者從北京市質監局了解到,據初步調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固定零件損壞,扶梯驅動主機發生位移,造成驅動鏈條脫落,扶梯下滑。北京開始在全市范圍內對1.4萬臺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進行安全大檢查。
保護裝置并未發生作用
北京市交通委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造成地鐵4號線電梯故障的直接原因是電梯的固定零件損壞,但事發時,自動扶梯防止電梯反向下滑的保護裝置并未發生作用,建議相關部門對奧的斯扶梯設計、制造中可能存在的缺陷進行調查。
據北京市特種設備事故調查處理事務中心介紹,造成地鐵4號線電梯故障的直接原因是電梯的固定零件損壞,扶梯驅動主機發生位移,造成主驅動鏈條脫落,導致扶梯下滑。同時,扶梯中設計有防止電梯反向下滑的保護裝置,但在該扶梯的故障代碼顯示中未顯示保護裝置的代碼信息,即保護裝置當時并沒有發生作用。
暫停采購奧的斯電梯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事故電梯為奧的斯公司生產,建議北京市質監、安監部門對事故具體原因繼續調查,并對奧的斯扶梯設計、制造中可能存在的缺陷進行調查,必要時應啟動召回制度。在調查處理期間,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單位將暫停采購奧的斯品牌電梯。截至昨日5時,北京市已經對地鐵線路內的全部扶梯進行了排查。
出事現場出口仍被封閉
事故發生后,記者來到事發現場——北京地鐵四號線動物園站,由地鐵內往外的A出口已經被封閉,不少警察、地鐵工作人員等在封閉處把守。記者看見,動物園地鐵站內的安全檢查工作比以往更加嚴格,帶水的乘客需要在工作人員面前開蓋喝一口水才能進站。正是由于嚴格的安全檢查以及乘坐人數較多,排隊等候安檢進站的隊伍有十多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A出口何時通行暫時不清楚。
有前科 奧的斯否認“北京深圳事故有關聯”
就在電梯行業慶祝上半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銷量答卷之時,北京地鐵事故向其潑了一盆冷水。昨日,事故電梯生產企業奧的斯公司對本報記者透露,目前公司各個部門的負責人都納入到了應急處理小組當中,“很快就會有最新情況披露”。
不少微博網友質疑,去年12月深圳地鐵一號線國貿站的扶梯也發生過逆行,出事電梯也是奧的斯。相差僅半年時間,為何再發生同樣事故?
記者從奧的斯內部人士處獲悉,事故發生后,奧的斯對城建部門展開了緊急的公關工作,“奧的斯各個層面的領導都可以與城建部門第一時間進行溝通、見面,在詳細的事故結論沒有出來之前,奧的斯會就各種問題立即作出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14日,深圳地鐵1號線國貿站一臺上行的奧的斯自動扶梯也曾發生逆行,造成25人受傷。后查明事故原因為扶梯驅動主機的固定支座螺栓松脫,1根螺栓斷裂,致使主機支座移位,造成驅動鏈條脫離鏈輪,上行扶梯下滑。奧的斯中國公共事務經理李明杰昨日回應稱,深圳和北京的事故電梯并不是出于同一個產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不能得出兩者之間有關聯的結論。
一位從事電梯行業數十年的權威人士則爆料稱,北京地鐵事故并非“偶然”,中國電梯行業在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存在巨大“隱患”,如果不解決行業現存問題,不排除還會有類似悲劇上演。
待整頓 行業“瘋長”背后“危機四伏”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梯市場和生產基地。中國電梯行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指出,2011年上半年電梯行業依舊延續了近年來的高速發展態勢,全國電梯產量同比增長40%左右。相較于近十年國內電梯產量平均每年20%的增速,今年上半年的增幅近乎翻番。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機遇,三菱、日立、奧的斯、通力、迅達、東芝、富士達等國際品牌的主要制造基地都已經轉移到了中國,在中國的生產能力大部分都超過了其母公司。中國的民營電梯企業也在快速成長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