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象—創意—動畫”鏈條中,最關鍵要有想法
“我是Hello菜菜,一個神經質的小女孩。我有強烈的好奇心,而且很努力工作。我有一尺厚的堅持,希望每天進步1%,開心每一天”……此類自我介紹在表情世界里屢見不鮮,網絡表情往往都被賦予了“我行我素”的個性。
在炮炮兵的創作者之一郭征看來,網絡表情創作的第一步是構造富有個性的形象,其次是為形象賦予有創意的情景、故事等,最后才是動畫制作。“試水”表情市場沒多久的張少杰也發現:形象很重要,“討喜的,賣萌的,耍酷的,跟別人不一樣很關鍵。”
在“形象—創意—動畫”鏈條中,技術被排在了最末位。“表情是一種互動,如果形象和創意無法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動作做得再精致也沒用。” 郭征這樣理解。
“一炮而紅”的網絡表情,無不抓住了草根網民們的情感訴求:可愛卻有點壞的炮炮兵永不放棄,吸引了不少女粉絲;擅長加班、不擅長追女孩的張小盒,成為時下白領宅男的代言人……
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上,一紅而過成為不少網絡表情的宿命。數量上的持續生產,考驗著創作者。2007年,炮炮兵剛流行,郭征和伙伴們每天更新1至2個表情;即使4年下來早已打響品牌,每周也更新1至2個表情,這是維持人氣的必要條件。
此外,“優秀的網絡表情創作者,不是只會做動畫,一定要有想法”,在郭征眼中,從事網絡表情創作的人背景不盡相同,但必須對時尚元素很敏感,能很快把握當前絕大多數人的心態,具有原創欲望和熱情,“要自我思考、獨立創作。”
郭征如今已是一個十幾人創作團隊的頭兒,他用這些關鍵詞描述炮炮兵的幕后“父母”:“80后”、天馬行空、激情、熱愛、幽默。
“多看、多想、多畫,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遇到困難迎難而上”,這是蔡華華的創作秘訣,一如她賦予Hello菜菜的樂天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