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派:展示自我機會難得
上周日,記者來到珞獅北路武漢大學附近,發現這里聚集的五六家演出服飾出租店生意火爆,進進出出的多為二三十歲的職場人士。一家店鋪的王老板說,前一周生意還比較清淡,最近租衣服的越來越多。“一年就一次表演,有才藝還藏著掖著干嘛?”在某銀行武昌分行工作的金小姐和萬小姐租了6套民族舞服裝。她們把年會表演與個人發展聯系起來,認為“這是向領導展示自我的好機會”。
某港資在漢企業公共關系部經理熊璐,連續3年操辦集團“春晚”,一般是從9、10月份就著手籌備,在集團晚會前,還會舉辦若干次海選。他坦承,每年參加表演的員工,大部分是固定人馬,“活躍的就是那批文藝骨干。”
武昌區某機關干部干先生,屬于單位的文藝積極分子,唱歌、跳舞、演小品,樣樣拿得起來,今年還當起導演來了。
淡定派:從不表演只管圍觀
還有相當部分人,自稱沒什么才藝,或沒興趣、沒時間參加表演秀,于是在每年公司的年會上,他們成為最堅定的圍觀者。
“我們去年的年會是從晚7點開始,領導致辭,表演串燒,在我眼里都是浮云,最重要的是無數抽獎環節:10部iPhone,5部iPhone4S,還有若干iPad、數碼相機、床上用品……”34歲的方先生說,自己沒有文藝細胞,對別人的文藝表演從來不關心,唯獨對年會抽獎“特別關心”。
漢口某醫院的護士小崔則表示,院里的年會很簡單,節目表演就是唱歌、跳舞之類,她笑稱自己是吃貨,吃好吃飽就心滿意足,表演的事從不參與。(楚天都市報記者劉春燕 實習生干萬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