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
小區樓頂圈建“私人花園”涼亭長廊植物還有水池
中式的亭臺流水、西式的雕塑噴泉,如此的美景去哪里找?答案是小區樓頂!昨天上午10點34分,大河報記者、鄭州市規劃局監察支隊、銘功路街道辦事處,多路人馬集結匯港小區1號樓樓下。站在樓下可以看到,1號樓1單元和2單元各31層,中間有一個高4層的公共平臺。平臺上,儼然已經變成了一個“空中花園”。
根據舉報人提示,上午11點10分,記者敲開1號樓2單元一戶房門,開門的住戶帶領記者參觀了“自家”的平臺。記者看到,原本連接1號樓1單元和2單元的公共平臺被5樓的住戶分割成了一個個“私人菜園”,之間有鐵絲網做成的圍擋,各家“花園”之間不聯通,有纏繞著廣告架的絲瓜藤,有紅了臉的番茄辣椒,還有咯咯叫著的烏雞……但是,沒有找到舉報的“空中花園”。
輾轉下,記者來到“空中花園”所在的業主家,走過客廳、臥室,穿過半人高的防護網,終于看到了這個神秘的“空中花園”:水池里來回流動的水,花園里建有亭臺秋千,一人高的西式雕塑噴泉噴著水,兩側的長廊上搭著葡萄架,還建有巨大的鴿子籠……記者用步幅粗略測量了一下,東西方向有22步,15米左右,南北方向有25步,17米左右。“空中花園”只能從業主的房間進,別的沒有通道。
探訪
“空中花園”造價20萬
“原來平臺上都是珍珠巖,只要一刮風全是土,后來又植了草皮,但是很長時間物業不管也不維護,樓上的住戶還往下扔垃圾。”提起“空中花園”,業主吳先生滿腹委屈。記者在“空中花園”附近看到,確實有一部分草坪是裸露的。
吳先生說,自己替物業對平臺進行綠化,現在被調查真是出力不討好,“建這一塊兒,我花了20萬元,現在還在美化中。”
“你建這個水系改變樓的結構沒有?”鄭州市規劃局監察支隊執法人員問。
“水就20厘米深,我們做了2層防水。根本沒啥問題!”吳先生對自己的“小溪”似乎信心滿滿。提起鄰居對自己的舉報,吳先生覺得既委屈又氣憤,他理直氣壯地告訴記者,自己的花園不僅根本不違規,而且還起到了綠化的作用。“我們這個地方還算公共部分,物業來辦個事,樓上誰家掉個東西,都要來我這邊!”不過,記者在這個小區接連詢問5位業主,他們均表示,“空中花園”成了“私家花園”,外人進不去。
在“空中花園”北側,有一個1米高的鳥籠,里面有鴿子、斗雞。吳先生說,養鴿子有信鴿協會發的證,但是斗雞沒有任何手續。針對半夜雞叫擾民的投訴,他表示他也沒辦法。鄭州市銘功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則表示,戶主私養斗雞影響其他業主休息違犯鄭州市有關規定,將責令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