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研究大氣污染的南京大學教授劉紅年等專家表示,總體而言,霧霾污染趨勢還在增強。中國氣象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平均霧霾天數為52年來之最。截至4日,平均霧霾天數已達29.9天。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蘇等13地均創下“歷史紀錄”,呈現出持續時間長、范圍廣、影響大、污染重等特點。
多城市“同步”出現,治理也需“聯動”
部分專家認為,“人為因素”影響環境、大氣污染仍在累積、環境容量下降,是霧霾高發的根源。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王金南教授指出,要治理大氣污染,“必須把煤耗降下來,把‘煤癮’戒一戒?!?/p>
“大氣污染越來越表現出區域性、擴散性特征。污染源不是一個地區形成的,也不能僅靠一地的努力?!眲⒓t年說。在東部的京津冀和長三角等區域,重污染發生體現出同步性。
面對霧霾,各地應急響應不斷,停駛部分公務車、企業減排或停產、部分工地停止作業、人工降雨……但許多人發現,霧霾污染卻未見明顯好轉?!案呶廴酒髽I只是搬離到附近地區,即使環評發現項目問題,但為了發展經濟并未叫停?!眲⒓t年認為,一些地方政府對霧霾天氣處于“應付狀態”,相關的減排措施只有總體規劃,但真正落實不夠。當前,一些企業和地方政府在治理污染方面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擔心影響經濟、稅收和就業,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項目偷偷地上,節能減排任務難以落到實處。當前,多個城市陸續出臺“應急預案”,啟動聯防聯控機制。但業內人士擔心,各地利益糾葛深、資金缺口大和法規約束弱導致了地方各自為戰,治霾積極性不高,不能真正聯控聯防。
“應急方案非常必要,能夠盡快見到效果,但各地政府也要下定決心,采取切實措施,調整政策導向,進行長期性治理?!眲⒓t年說,在確保經濟運行平穩的前提下,要以更大力度推進經濟轉型、能源結構調整。
據新華社
支招
D
美能源部長
說中國霧霾
昨天下午,央視財經頻道播出對美國能源部長歐內斯特·莫尼茲的專訪。這位核物理學家出身的能源部長,以科學家式的嚴謹態度和政府官員式的廣闊視角談到了空氣污染——這一工業化的“陣痛”。美國在二十世紀也曾經歷過從污染到治理的過程。現在面對中國一些城市出現的霧霾問題,這位能源部長又會給出怎樣的建議呢?
來到北京幾天,莫尼茲發現市民對空氣質量的關注度很高。他提到幾十年前,洛杉磯受到汽車尾氣污染的困擾,而像匹茲堡這樣的地區,則受困于工業尾氣排放。莫尼茲說,對此美國的經驗是,通過實施排放標準,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里,使空氣質量得到了顯著改善。事實上,匹茲堡此前曾是空氣質量最糟糕的城市之一,而經過20年治理,如今它在一項調查中被評為“美國最宜居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