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風擋雨護佛身
大量窟龕和雕像日益嚴重的酸蝕風化現象,嚴重地威脅著云岡石窟。為大佛佩戴"護身符"成為眾多游客和有關專家的迫切心愿。經國家和省文物局發文批準,云岡石窟首批保護性窟檐建設工程,于4月下旬開工。
作為北魏王朝的皇家寺院,云岡石窟當年的洞窟絕大多數是有窟檐和閣樓保護的。隨著歲月流逝,特別是歷代戰火的侵襲,除了5窟和6窟以外,目前其它洞窟都淪為露天狀態,在洞窟的上方留下一個個深深的大梁窩。在雨水的沖刷和粉塵的污染下,整個石窟的立面和雕像的本體,遭受到越來越嚴重的腐蝕風化困擾。有的洞窟雕像殘破加劇,有的洞窟危巖聳立,不僅威脅文物本體的保護,也不利于游客的安全。
此次經國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文物局批準的方案,將對風化狀況最為嚴重的第3窟和 "五華洞"進行保護性窟檐建設。工程結束后,上述洞窟不僅將擁有遮風擋雨的窟檐,有些洞窟也將恢復類似第5窟和第6窟那樣的封閉式多層閣樓。整個工程投資預算為5000萬元,工期兩年。
來源:山西日報(記者 李化民 通訊員 水復 馬靜波)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