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藝謀

印象鐵三角合影
3月29日晚,《印象大紅袍》在武夷山首次公演,張藝謀特地從臺灣趕往武夷山,為自己第五部印象作品捧場。
360度旋轉是最大亮點
360度旋轉的舞臺算得上是《印象大紅袍》最有創意的地方,和張藝謀同為《印象》系列導演的王潮歌說,這種做法在全世界都是首創,他們已經申請了專利。
從晚上的首演來看,360度旋轉的舞臺的確有它的獨到之處,它讓一個120度視野的舞臺拓展成了3個舞臺,不斷變更的舞臺結合不同的山水很直觀的給人時空變換的感覺。
茶神的狂歡
張藝謀在當天下午的發布會上如此解讀《印象大紅袍》,他認為茶既是很高雅的東西,古代文人認為茶“六碗通仙靈”,同時茶又是一種生活必需品,老百姓家里“油鹽柴米醬醋茶”。從晚上的首映式來看,《印象大紅袍》也的確從這兩個角度入手表現茶文化,時而很雅,時而又很俗。“篩茶”的場景尤其漂亮,看上去就象是一場“茶神的狂歡”。
有開幕式的影子在
在下午的發布會上,張藝謀坦承,同為導演的王潮歌和樊躍是《印象大紅袍》的主力,“拍第一部《印象》就得到他們的關愛,他們說導演你不要放棄拍電影。”張藝謀稱,在前期的創意,過程中攻克技術難點,以及最后的呈現他都有參與,“但主要是他們倆。”老謀子不肯居功。
從晚上的首映式來看,無論是鮮艷到極至的色彩,還是竹林之舞,都讓人聯想到張藝謀,尤其是竹林之舞,使用的“人海戰術”讓人有觀看奧運會開幕式的錯覺。
王潮歌:印象系列很賺錢
王潮歌舉出一大堆數字來說明“印象”系列有多賺錢:“印象劉三姐”7年演出2000多場,僅2009年就演了497場,觀眾達130萬人,年演出收入超過2.6億元。目前觀眾需求還在不斷增加,座位從最初的 1880席擴建到3700席;“印象麗江”2009年演出900場,共有140萬人觀看,凈利潤7300萬元;號稱投資8000萬的“印象麗江”實際投入只有5000萬元,3000萬元用于建造游客集散中心,回收成本也相當快速。
“印象大紅袍”在公演前半個月,包括VIP門票在內的所有門票均已售完。公演前一天,在武夷山舉辦的拍賣會上,福建省海外環球旅行社以高達416萬元的天價拍得金票,拍得者將獲得416萬元等額門票。
下一站:普陀
張藝謀透露,下一部印象作品是“印象之普陀”,將繼續使用影像與實景的結合,在作品中繼續開拓想象的空間。《印象普陀》是一臺以觀音文化為主軸,結合普陀區佛教文化和海洋民俗文化,集參與性與觀賞性于一體的實景演出。《印象普陀》的創意策劃起源于2009年年初,預計公演時間為2010年8月。
來源:騰訊娛樂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