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藏族民間藝術的“學院派”——走進西藏大學藏戲本科班
2011-04-13 10:16:06
來源:新華社
 |
傳承藏族民間藝術的“學院派”——走進西藏大學藏戲本科班
這是西藏大學藏戲班18名學生書寫的追求藏戲夢想的話語(4月2日攝)。
18個年輕人,有著18個用藏戲演繹藏族傳統文化的夢想。
2008年,來自拉薩、山南、日喀則、昌都等地的18名中學生,經過層層選拔進入西藏大學藝術學院,組成了全國第一個藏戲專業本科班。經過近三年專業培訓和藏戲藝術家的悉心指導,他們在藏戲表演中的一招一式、一唱一和間已經頗有藏戲蒼涼大氣的神韻。這群年輕人正用激情和才華,為藏戲這門古老的民族藝術注入新鮮的血液和希望。
他們當中有些在入學前已對藏戲情有獨鐘,有些卻僅僅一知半解。來自拉薩市城關區的貢桑央宗以前是個跳Hip-Hop、喜歡流行文化的“嘻哈族”,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她的藏戲唱腔、表演越來越成熟。隨著學習的深入,她已對這門藝術深深著迷,她說“藏戲對表演者的要求很高,既要有過硬的舞蹈功底,也要有出色的唱功,還必須對藏族文化、宗教、歷史等有深刻了解。作為一名藏族人,我很想把我們民族的寶貴藝術繼承下去,介紹給全世界”。
現在,貢桑央宗跟其他17名同學,除了文化課外,一周要上6節唱腔課、10節舞蹈基本功課、8節藏戲劇目課和4節舞蹈劇目課。藏戲專業老師次仁羅布介紹說:“我們一年級主要上基礎課,比如藏戲基本步法,二、三年級重點學習藏戲唱腔、身段和組合表演。”
此前,西藏大學藝術學院曾經在2005年招收了首個藏戲專業大專班。41個學生中目前有39個在西藏自治區藏戲團工作,構成了當前傳承發展藏戲藝術的生力軍。藝術學院舞蹈系主任紅濤說:“藏戲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唱、念、表、舞、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一種表演藝術。由于資金缺乏、藝術人才斷檔、理論研究薄弱等問題,藏戲傳承面臨諸多問題。我們通過大學的系統化教育,可以改變過去‘師父帶徒弟’的民間模式,使藏戲藝術的傳承更加規范化、正規化,避免傳統表演技藝失傳。這不但能夠為藏戲注入新鮮血液,還能進一步推動藏戲藝術的理論研究。”
西藏大學藏戲專業成立以來,已經在各種藝術活動和比賽中屢獲殊榮,但背后卻也有鮮為人知的艱辛。由于這18名學生大都沒有自幼修煉舞蹈的“童子功”,他們只能比舞蹈系其他同學花更多時間、更多精力在基本功上……
距離畢業還有一年時間,但藏戲班的姑娘小伙子們已經對未來充滿憧憬。談到愿望,班長格桑旺姆告訴記者,她和同學們計劃將藏戲8大經典劇目的唱段錄成CD出版發行,向西藏和平解放60年獻禮。身材嬌小的拉姆次仁寫下了“帶上藏戲,漫游世界”八個工整的漢字,赤丹多吉則畫了一張藏戲面具,在旁邊寫上“傳統藏戲,發揚光大!”八個大字……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鄒廣萍攝影報道 |
來源:新華社 編輯:鄧京荊
|
|
|
各地新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出席紀念活動。青海玉樹地震22.32萬受災群眾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詳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