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南華縣每年的8月9日到9月9日,都要舉辦中國·南華野生菌美食文化節,這個被中國烹飪協會正式授予“中國野生菌美食縣”稱號的縣城,是云南省內最大的野生食用菌交易市場之一。但是今年的“野生菌美食節”,可能將面臨野生菌大幅減收的困窘。
南華縣境內野生食用菌資源豐富,有野生菌200余種,占全國野生菌600余種的33%,云南省500余種的40%,楚雄300余種的67%,年蘊藏儲量1萬多噸,年產野生食用菌約3000噸,產值超過1億元,適宜野生食用菌生長區域達170多萬畝,世界四大名菌(松茸、塊菌、牛肝菌、雞油菌)均有分布,因野生食用菌營養豐富,口味極佳,具有滋補、藥用等功效,是完全的綠色食品,深受國內外廣大消費者青睞。
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在云南發生的旱災,在南華至今仍然揮之不去。大旱造成農業的大幅減產,對野生菌生長的打擊堪稱致命。
深圳客商李小平女士主要在云南楚雄南華縣、玉溪易門縣這兩個省內知名野生菌大縣從事野生菌收購零售生意。她說,往年的野生菌貿易十分紅火,通常在8月初,這里呈現一個人、菌如海的盛況。
李小平說,由于干旱,今年的野生菌產量大幅下降,價格自然開始上浮,“我感覺今年的產量只有去年的十分之一,收購價格也遠高于去年,將近高了一倍。即使如此,也幾乎收到的量也很少,質量也不太好。”
南華縣林業局負責人介紹說:“如果雨水較好,野生菌從每年6月初入夏就開始生長了,到10月份都還有,每年7、8月是高峰時段。然而,去年的產量有6400多噸,而今年直到現在才有260多噸不到。”這位負責人表示,南華今年也會如期舉辦野生菌交易節,由于產量少了,價格自然會有所上揚,能否與往年的盛況相比不好說了。
易門縣是云南省中部的又一知名野生菌大縣,該縣于今年7月20日舉辦了“易門野生菌交易會”。然而,易門縣副縣長徐衛明告訴記者:“今年因百年不遇的干旱,易門至今還未好好下透過一場大雨,近期內的菌產量同比就有明顯減少,只有往年的1/4,量少價高,易門的菌子在市場上價格平均至少漲了70%至100%左右。”不過,野生菌生長依賴充足的雨水,目前的雨水不足還不能決定今年的易門菌產量,一切還要看7月下旬至8月的雨水量狀況,看野生菌能不能搭上上這班雨水的“末班車”。
對于綠色食品的追求,云南省的食用野生菌成為了國內外知名的農產品名牌,據云南省林業廳,商務廳和云南省松茸協會的數據顯示:2009年云南出口鮮松茸957噸,創匯4370萬美元;牛肝菌出口1083噸。云南野生菌產量占全國80%,每年創造4~5億元的農業產值,至今仍未徹底解除的干旱,對今年野生菌產業的打擊不可小視。
來源:
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記者
吳家春實習生李昔南)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