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耗能產業用電激增
增加幅度高達20%
高耗能產業用電激增,也是導致浙江缺電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一季度浙江省的用電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4月份增長了19%左右,其中化工、有色金屬制造等高耗能產業的增幅更是高達20%。
平湖市供電局表示,高耗能企業的產能釋放,客觀上加劇了“電荒”。
今年一季度,平湖市工業用電8.97億千瓦時,增長21.44%,增速高出嘉興全市平均水平5.95個百分點,化工行業、造紙行業和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一季度用電量合計5.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7%,這三個行業電力消費占全社會用電量49.7%。
另外,部分去年停產的企業,已經陸續恢復生產,也導致用電量大幅增加。
煤炭價格不斷攀升
電價定價機制不到位
火電的原材料是煤炭,人們自然就會把“電荒”的矛頭對準了煤炭。
有網友推測,不斷攀升的煤炭價格,導致了發電成本上漲,但是老百姓支付的電費卻沒漲。所以電廠發電越多,虧損越大,所以寧可不發電,甚至有些城市的電力企業,因為缺煤而停機。但相關部門負責人昨天向記者明確表示:“浙江這樣的情況非常少?!?/p>
寧波一些業內人士坦言,煤和電,兩者價格存在一定的矛盾,導致現在很多發電企業進入了一個誤區:發電越多,就虧損越多,發電企業生產積極性,或多或少都會受到點影響,相關部門應抓緊時機,推進電價改革。
也有業內人士提出,我國應加快電力市場準入、價格和交易機制建設,只有開放和競爭,才能推動形成統一和有序的電力市場。
應對
高耗能企業讓電于民
為應對目前用電緊張的局面,電力部門將引導高耗能企業讓電于民。
比如,調整作息時間,“停三開二”,盡量避開用電高峰,在晚上等低谷時段用電;在用電高峰期,安排機組檢修等,或者減少產能等辦法。
在浙江,高耗能產業首當其沖就是水泥企業。杭州市水泥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前3個月,水泥市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水泥產量同比增長了14%。
對于接下來可能涉及的讓電,杭州的水泥企業已經做好兩手準備,等政府通知,該停則停,行業內部也在協調產能,盡量保證市場供應不減產。
出臺有序用電方案
根據今年浙江電網用電形勢預測,有關部門出臺了今夏浙江電網有序用電方案。
全省已安排了400萬千瓦的超電網供電能力拉限電序位表,在供電能力不足時,按照“錯峰不拉線、力爭不拉電”的原則,最大限度避免停拉限電帶來的損失,保證生活用電。
另外,電力部門會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匯報電力供需形勢,并爭取政府支持,幫助協調增加浙江天然氣供應量和燃油采購力度,由政府協調解決大唐烏沙山電廠事故搶修進度和應急電煤接卸情況。
積極爭取外購電
浙江是一個典型的電力輸入省份,全省用電量是內發外供。
為了應對電力缺口,浙江電力供應進入緊急運行狀態,省電力公司加大電力交易,外購電力突破同期歷史最高值,達到1025.5萬千瓦。
同時積極爭取國家電網公司、華東電網公司和兄弟網省公司的支持,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有關部署,華東電網公司積極協調網內資源,通過多種途徑組織電力交易支援浙江。
3月份,累計通過電力交易支援浙江電量近17億千瓦時,其中中長期交易電力110萬千瓦,短期最大交易電力310萬千瓦。
據統計,1—3月浙江省外購電量121.42億千瓦時,同比上升29.85%。
增加電力供給
電源建設需要一定的周期。根據浙江電源建設進度,今年浙江共新增發電能力260萬千瓦,其中嘉興電廠三期工程和紹興濱海130萬千瓦的機組,會在今年夏天用電高峰來臨前投產;另外130萬千瓦在迎峰度夏期間投產。
“十二五”期間,浙江省將加大電網建設力度,加快外受電通道建設,投入283億元建設特高壓電網。
根據浙江省“十二五”電網發展規劃,浙江境內將規劃落點3座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站以及1座±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站,增加受電能力2500萬千瓦左右,超過三峽水電站的總裝機量。
目前在浙江省的特高壓工程項目主要有兩條直流線路,分別是向家壩—上?!?00千伏特高壓直流示范工程(目前已正式投運),和錦屏—蘇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2012年10月投產),計劃兩大工程浙江分配電量約為華東地區總量的1/3。
盡量保證居民用電
杭州市有序用電辦公室已經發出緊急通知,限休企業停工讓電,商場、酒店等經營性場所,限制空調用電負荷,空調溫度不得低于26℃,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帶頭節約用電。
盡管就目前形勢看,今年浙江電網缺電比較嚴重,但省電力公司表示,會盡全力避免居民停電,除非是突發的電網設備、發電機組故障等問題,緊急到連有序用電方案都來不及實施,為了保證更大范圍的電網安全,才有可能拉電。
來源:浙江在線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