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的前世今生
歐元作為歐洲貨幣聯盟的重要成果,它的誕生與實現歐洲一體化的“歐洲聯盟”計劃緊密相關。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發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東歐劇變、德國統一、蘇聯解體,世界從美蘇兩極格局向多極格局轉變,歐共體成員國凝聚共識,力求以強大的一體化的“歐洲聯盟”成為世界新的未來格局中的重要一極,而貨幣聯盟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途徑。
1991年12月10日,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舉行的歐共體首腦會議通過了著名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即《歐洲聯盟條約》,決定將歐共體改稱為“歐洲聯盟”,并確立實施“單一貨幣”――歐元。
1999年1月,歐元在國際金融市場登場,但正式成為流通貨幣是在3年后。根據歐盟的規定,歐元現鈔于2002年1月1日起在歐元區的各成員國正式流通使用。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系統負責管理,歐洲央行總部設在德國法蘭克福。
目前,歐元區共有德國、法國、意大利等17個成員國。雖然歐盟27個成員國中已有超過半數的國家加入了歐元區,但是歐洲第二大經濟體英國仍未加入歐元區。作為“老牌金融帝國”的英國,除了確實懷有“英鎊國民”的意識外,還有對加入歐元區可能失去對本國金融乃至經濟控制權的憂慮。 本報記者 潘虹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