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特稿: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羅斯和法國8月12日就調解格魯吉亞沖突問題達成六項原則共識,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13日同意其中五條,但拒絕簽字。
***梅德韋杰夫:俄法達成六項原則
報道說,俄羅斯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12日在俄法兩國總統在莫斯科舉行的聯合記者招待會上稱:"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和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就解決南奧塞梯局勢問題達成了6項原則,并呼吁有關各方在這些原則上簽字。"
關于六項原則的內容,梅德韋杰夫介紹說:“第一項:不訴諸武力;第二項:徹底停止所有軍事行動;第三項:保障人道援助暢通無阻;第四項:格魯吉亞武裝力量返回其常駐地;第五項:俄羅斯武裝力量撤出到戰事開始前的地區;第六項原則是:國際社會保障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的安全,開展針對它們未來地位問題的討論。”
梅德韋杰夫說,在決定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未來地位時,應當考慮格魯吉亞8月8日進攻南奧塞梯首府的事實。他還特意舉出了科索沃在今年2月單方面宣布獨立、美國和歐洲大多數國家立即予以承認這件“先例”。
俄總統說,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地位問題應由其人民自決。他說:“奧塞梯人和阿布哈茲人能不能、想不想在格魯吉亞版圖內生存?這個問題應該問他們自己。他們能夠給出一個清晰無誤的答案,這個問題不應該由俄羅斯回答,也不應該由其他一些國家回答。”
梅德韋杰夫說,俄羅斯使用武力回擊是應對格魯吉亞在南奧塞梯行動的唯一能采用的手段。在同法國總統薩科齊談判結束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梅德韋杰夫說:"如果俄羅斯有其它可能選擇的辦法來回應格魯吉亞對南奧塞梯的侵略,我們可能就那么做了,但是沒有其它任何手段。欺凌者與正常人不同,當他們聞到血腥味,就難以阻止,(我們)只能被迫采取外科手術(打擊)方式。”
***俄外長:俄或將采取其它措施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對記者說,格魯吉亞如果拒絕調解方案,將迫使俄羅斯采取措施,以避免南奧塞梯事件重演。
在回答“如果格魯吉亞不同意所建議的計劃,俄羅斯將如何應對”的問題時,拉夫羅夫說:“我們將被迫采取其它措施,以使得由于格魯吉亞入侵(南奧塞梯)而形成的局勢沒有重演的可能。”但拉夫羅夫沒有進一步說明俄羅斯將采取哪些措施。
拉夫羅夫稱,俄羅斯結束在南奧塞梯的行動不是應美國的要求,而是因為任務已經完成。拉夫羅夫在莫斯科對記者說:“停止行動不是因為布什總統對此提出了要求,而是因為俄羅斯總統提出的目標已經達到。”
***薩卡什維利:原則接受但不簽字
薩科齊在與梅德韋杰夫會談后前往第比利斯,與格魯吉亞總統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舉行會談。期間,兩人兩次與梅德韋杰夫通話,討論方案。
后來,薩卡什維利13日對記者說,經過協商,各方領導人已經同意取消“國際社會討論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未來地位”的條款,他同意其他5項原則,但這只是一個“政治文件”,他“看不到簽署它的理由”。他說,格魯吉亞需要安理會決議,需要更多的國際觀察員。
薩科齊表示,這項和平方案規定雙方立即停火,成立人道主義走廊,格魯吉亞和俄羅斯軍隊分別撤回各自陣地。按照格魯吉亞方面的要求,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地位問題將在以后提出,在國際社會的參與下解決這一問題。方案將于13日被提交給歐盟各國外長討論,會后將擬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王輝)
***相關鏈接一:俄宣布13日為南奧塞梯人道主義災難哀悼日
俄羅斯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簽署命令,宣布13日為南奧塞梯人道主義災難哀悼日,全國下半旗致哀,建議文化機構和廣播電視公司在哀悼日取消娛樂活動和節目。
他說,格魯吉亞武裝力量不顧和平解決南奧塞梯沖突地區局勢的協議,違反聯合國憲章,在其政治領導層授權下,于2008年8月8日動用飛機、重型和輕武器非法侵入南奧塞梯境內,企圖占領該共和國,對南奧塞梯人民實施了種族滅絕政策。茨欣瓦利市和其它居民點事實上已被摧毀,在南奧塞梯導致了一場人道主義災難。這場災難造成南奧塞梯平民大量死亡,俄羅斯維和部隊多名軍人犧牲。梅德韋杰夫對遇難人員表示哀悼,對他們的親屬表示慰問。
***相關鏈接二:多數俄羅斯人支持俄在南奧塞梯的行動
俄羅斯社會輿論基金會和社會進程監測中心8月10日至11日對俄羅斯城市居民進行的社會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俄羅斯人(超過73%)支持俄羅斯領導層派軍隊參加南奧塞梯戰事的行動。
俄羅斯社會輿論基金會的調查顯示,在1001名俄羅斯受訪者中,支持俄羅斯在高加索沖突地區采取行動的占78%。俄羅斯社會進程監測中心的調查表明,4900名受訪者中支持俄羅斯在高加索沖突地區采取行動的占73.1%。
此外,絕大多數俄羅斯人(94.5%)認為,俄羅斯應該在世界任何地方保護本國公民。84%的俄羅斯人認為,俄羅斯應該在本國戰略利益所在的地區承擔起維和重任。(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