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俄羅斯和蒙古國出口給中國的廢舊鋼鐵中,竟夾藏著炮彈和其它廢舊軍火。一旦廢舊軍火進入煉鋼爐內,后果不堪設想。
“我看見在廢舊鋼鐵堆中有一個形狀類似機翼的物體,就好奇地把它抽了出來,結果是一枚結構完整的廢舊炮彈!”內蒙古自治區二連浩特口岸執勤干警張加爭向《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描述了發現第一枚廢舊炮彈的情景。
·一節車廂驚現500余枚炮彈
5月11日上午11時左右,在二連浩特口岸鐵路貨運檢查現場,張加爭像往常一樣,在通過監控探頭對一列從蒙古國入境的貨運列車實施整體檢查后,跟隨蒙古國列車工作人員進入車廂內逐節實施人工檢查。隨后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這個意外發現著實讓邊檢人員心驚肉跳了一回,因為此前就曾發生過進口廢舊鋼鐵中夾雜的廢舊軍火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2004年12月13日,裝卸工人在滿洲里鐵路貨場內裝運從俄羅斯進口的廢鋼時,其中夾藏的廢舊炮彈引信爆炸,造成一死兩傷。如果廢舊軍火進入廢鋼鐵回收企業的煉鋼爐內,后果則不堪設想。發現第一枚廢舊炮彈后,張加爭立即向帶班科長進行了匯報,為防止發生意外,執勤業務科請示上級后迅速封閉現場,并抽調10余名檢查員對車廂進行徹底檢查,結果陸續又有大量廢舊軍火被發現。
一次查出500余枚廢舊炮彈、坦克穿甲彈、手雷等軍用物資,其中一些廢舊炮彈結構完整,引信、底火、彈倉等部位保存完好,數量之大是非常罕見的。”內蒙古自治區二連浩特邊防檢查站政委達力白音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大量廢舊軍火何以入境
據內蒙古自治區公安邊防總隊邊防檢查處有關人員透露,2004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各口岸已經從進口的廢舊鋼鐵中累計查獲包括炮彈殼在內的舊炮彈、舊炸彈1000余枚,其中一部分結構完整,極有可能發生爆炸造成危害。
綜合各方面因素分析,記者認為除了俄羅斯、蒙古國境內現存大量戰爭遺留下來的廢舊武器外,我國對鋼鐵需求巨大,從而為廢舊軍火夾雜混入提供了可能。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俄蒙有關方面和中國企業在收購運送廢舊鋼鐵過程中安全意識不強。
·如何把廢舊軍火“拒之門外”
從滿洲里、二連浩特等內蒙古口岸的進口情況看,目前從俄羅斯、蒙古國進口的廢鋼鐵數量都比較大。據滿洲里海關統計,今年3至4月份,該口岸進口廢鋼鐵2.18萬噸。另據二連浩特海關統計,一季度經該口岸的進口廢鋼鐵數量達到1.06萬噸。據記者了解,目前內蒙古自治區18個口岸只有滿洲里口岸海關、邊檢實現鈷-60列車檢查系統共享,二連口岸只有海關使用鈷-60列車檢查系統,擔負同樣安檢重任的二連浩特邊防檢查站則依靠一套閉路監視系統,實施貨物表面檢查,內部檢查則全部依賴手工完成。其余如珠恩嘎達布其、策克等口岸對通關貨物安檢完全依賴手工。由于工作量大和為了確保通過速度,極有可能會有少量的廢舊武器蒙混過關。如二連口岸平均每天通過貨運列車20列,大約800節車廂,而每節車廂貨物最多可達50噸左右,手工翻檢難度可想而知。
據有關專家介紹,鈷-60列車檢查系統工作時,由鈷-60發出的放射線穿過被檢查的列車車輛(內裝物品)后被高壓充氣陣列電離室所接收,將強弱不同的輸出信號經圖像處理系統處理后,反映在顯示屏上的就是被探查物品的圖像。不論貨車內、集裝箱內裝的是走私香煙、毒品,還是夾雜的槍支彈藥,只要列車從這套設備旁通過,馬上就能清晰地分辨出來。2005年滿洲里海關就通過該系統對一輛俄羅斯籍進境貨車裝載的進口廢鋼進行檢查,發現了夾藏在廢鋼中的炮彈殼9枚。由此可見,高新技術手段亟待在各口岸推廣。除依賴技術手段外,有關方面建議,中國廢舊鋼鐵回收加工企業應在與俄羅斯、蒙古國廢舊鋼鐵出口部門簽訂的購買協議中強化對廢舊軍用物資的管理,明確責任及處理辦法,從源頭上減少和避免這類問題的發生。(來源:國際先驅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