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純地論東京與北京、大阪與上海哪個城市的高層建筑更多?從表面上看,應該是北京和上海多一些。記者從成田機場到東京都內坐了一個多小時的火車,看到的是數不盡的二層小樓。這些小樓鱗次櫛比,樓與樓之間、房屋與道路之間,連種棵樹的空地都沒有,暴曬下的這些建筑、暴曬下的路面,在將近40度的高溫下,不斷地向上空吐著高溫熱氣,在東京很難找到一個可以在樹蔭下步行的道路來。
到了六本木,情況才有了不小的變化。從新城(Hills)大樓向下望去,綠色的庭院點綴在樓與樓之間,總算在這里能看到一些綠色,再有就是遠處的日本皇宮掩映在一片蔥綠之中了。
三十年前,東京池袋算是一個新建的文化中心,大商場加上通往近郊的城鐵,曾吸引過大量的年輕人去那里尋找流行文化。二十年前有新宿有高聳入云的最新建筑,讓人能看到歐洲眾多國家中的建筑面影。十年前日本最新潮的文化似乎是從澀谷文化村倡導出來的。如今日本文化的前線繼續北移,2003年竣工的六本木新城,成了日本新潮的一個代表。
建筑、管理整個六本木新城的是森大廈公司,總裁森稔對記者談到他們用17年時間一點一點地說服這里的居民,共同建設了這個新城時說:“我們的理念是,建設一個生活與工作兼顧的新園區?!弊瞵F代化的工作環境,與生活區商業區緊密聯系在了一起,“在東京的其他CBD,晚上可能除了守夜人以外,你找不到任何一個在那里生活的人,但在六本木新城,這里一天24小時都是工作、消費、生活的據點?!?/p>
森大廈的房地產開發模式不同于過去任何一個時期、任何一家公司。從1986年開始策劃到2003年完成開發,正好是日本土地價格走向泡沫高峰,最后從1993年開始逐步崩潰,到2000年前后開始走出低谷的時期,不斷狂漲的土地價格讓人開始奢望出現更加高昂的新紀錄,新城原址上住著400戶人家,“說服他們我們用了14年時間,而建設大樓等等只用了3年?!鄙偛谜f。
讓原住戶參與到新城的建設中來,讓他們成為新城中的一員,繼續居住在這里、在這里擁有自己的店鋪,這和過去的給老住戶一筆錢,讓他們統統搬到郊區去的做法大不相同。
在建設內容上,新的房地產開發考慮的是集辦公樓、公寓、酒店、商業店鋪、美術館、影院、電視演播廳、學校、寺院、儲備倉庫于一體。再一個就是向高空要效益,“用好了空間,就能有效地用好地面,拿到幾十倍的收益?!鄙偛谜f。
這種新的房地產開發,讓東京出現了高樓與綠地的融合,在六本木新城,這里甚至還有了一塊種植水稻的水田,每到5月插秧的時候,附近的小學生能來這里體驗一下插秧的樂趣,當然也有了秋收的喜悅。
“我們正在把六本木的開發模式用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開發上?!鄙偛酶嬖V記者說。
(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