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美國東部時間2月1日上午10時許,美國總統奧巴馬公布了2011年財政年度預算案,根據該預算案,美國2010財政年度預算赤字將高達1.6萬億美元,將遠遠超過上周國會預算辦公室所給出的1.35萬億美元預計,更創下歷史新高。
在各分項預算中,奧巴馬提出凍結部分國內行政開支3年,壓縮教育開支,砍掉包括2020年重返月球及載人探索火星計劃、“獵戶座”飛船和兩項“戰神”火箭計劃,并將大部分低軌航天項目外包給他國或商業機構,同時向商業航天、民用科研項目領域增加撥款,并向包括無人駕駛飛機、特種作戰和聯合攻擊戰斗機等軍事項目追加撥款,同時將軍費排除在行政開支凍結計劃之外。
不難看出,這份預算適逢奧巴馬支持率低迷,內政外交、尤其應對經濟問題的決策和能力備受質疑,參院民主黨絕對多數席位優勢被撼動之際出臺,有著強烈的“急診”意味。
美國歷史性的兩位數失業率是美國人的心頭大患,是足以動搖奧巴馬基本盤的首要癥結;抨擊布什無力結束海外戰爭是奧巴馬昔日上臺的撒手锏,而同樣無所作為的他在確保美國安全方面甚至還不如布什的表現理所當然成了使其人氣大跌的“命門”;在面對華爾街精英時進退維谷、在安撫中產階級和爭取資本支持等方面乏善可陳,更讓奧巴馬政權在推行各項政策時屢遭“狙擊”,動輒得咎。
鑒于此,不僅在上周的國情咨文中奧巴馬有的放矢,在這份新出爐的預算中同樣面面俱到:通過延長刺激計劃和增加民用科研項目撥款、甚至將航天“民營化”、“商業化”,以增加就業機會,希望在2012年將失業率降至8.2%;通過保持軍費開支規模、增加國防預算開支,安撫軍方和防務巨頭,同時抵消自身“不善維護美國國家安全”的負面形象;通過大幅增加美國證交會、期交會撥款,擴充其職權范圍,一方面安撫華爾街銀行家們,另一方面向強烈要求加強金融業監管的公眾有所交代;通過延長布什時代留下的減稅政策,爭取中產階級支持;通過凍結行政開支,換取醫保案等“要害預算”的過關。
然而這種做法頗有“挖肉補瘡”的意味。
正如美國國內外許多宇航專家所指出的,砍掉諸多重要宇航項目預算,將航天“商業化”,最終可能導致美國自動從航天、尤其載人航天的制高點出局,由此所造成的損失,絕非短期增加的幾千個就業機會所能彌補;增加軍費預算,減少教育開支,不僅是自食其言,更可能引起許多階層的反彈,一旦海外戰事仍無進展,或國內再次出現恐怖襲擊威脅,“錢都花到哪里去了”的呼聲勢必高漲;一方面延續共和黨減稅政策,一方面作出“將來給富人加稅”的姿態,不但有拾人牙慧之嫌,且極易兩頭不討好;通過給“兩會”增款擴權來解決金融問題,更容易陷入“讓運動員兼任裁判”的死局不能自拔。
唐詩云“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卻眼前瘡,剜卻心頭肉”,如今奧巴馬為醫卻支持率下跌的眼前瘡,不惜挖赤字高企、信用透支的心頭肉,也是無可奈何之舉,然而心頭肉已剜,眼前瘡能否就此醫卻?
預算案把解決失業問題當作第一要務,卻也同時坦承,高失業率“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可能是至少2-3年;預算案提出的2011年財政赤字仍高達1.35萬億美元,比國會預算辦公室所給出的0.98萬億美元高出甚多,這將意味著政府高額醫改開支和高額軍費計劃仍將面臨嚴厲的質疑。
根據美國相關規定,本財政預算在提交國會表決后,最遲10月1日交由總統簽署通過,如表決未能通過,或表決修改后通過并被總統否決,將由國會迅即通過延續決議,參照前一財政年度開支情況進行臨時撥款,直到預算最終通過為止。由此可見,自2月至10月的未來半年多時間里,圍繞財政預算案的黨派之爭、利益集團之爭、國會山之爭,將始終是奧巴馬及其政府難以擺脫的一塊心病。
(作者:中國日報網特約評論員 陶短房 編輯:劉純萍)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