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新華人在日本從事什么職業?
曾德深:新華人的知識層次較高,例如當教授的有2500多人,雖然占在日中國人總數的比例很小,但是卻占在日外國人教授8000多人的30%還多。
記者:新華人是不是很風光?
曾德深:在日本這個經濟成熟、競爭激烈的社會,新華人極少有人風光。即使是知識階層的新華人,也不能說過得風光。做媒體的,無論是做報紙,還是做電視的,華人受眾有限,況且還有同行競爭,市場有限,收入也有限。做IT業的,且不說存在中國同行的競爭,首先面臨的是擁有強大資本實力、技術實力和強大市場網絡的日本企業,要想高出一籌,無論是時間和精力,需要更多的付出。
做教授的新華人有不少,在日本的大學和研究所,要想有立足之地,就要用創新的研究和歐美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的雜志論文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新華人:子女華文教育傷腦筋
記者:新華人有什么傷腦筋的問題?
曾德深:在新華人中,年齡20歲到40歲的最多。這些新華人的孩子正在上幼兒園,或小學,或中學。孩子教育是新華人最傷腦筋的事情,具體而言就是怎樣解決他們的華文教育問題。現在從5歲到15歲的在日華人子女有2.5萬多人。但日本現在只有5所全日制的華文學校,就讀的學生只有2000人。接受華文教育的設施和機會很少。新華人擔心自己的孩子學不到母語,或者忘得一干二凈。
記者:中華學校不能加快發展嗎?
曾德深:橫濱山手中華學校創立100多年了,具有法人資格,但不受日本政府教育方面的指導,日本政府也就不承認中華學校是正規義務教育學校,只視為類似語言學校的特殊學校。只有東京、神奈川縣和關西等地區的部分學校承認中華學校的畢業資格。由于種種原因,中華學校的發展遇到許多困難。
加拿大鴨子做中國烤鴨
記者:主要有哪些因素影響在日華人的生存狀態?
德深:首先是經濟因素。因為生活在日本,日本經濟形勢不好受到影響最大,前些年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在日華人經濟也受到沖擊。中國經濟因素對華人也有影響,如日本提高進口中國食品檢查標準,中國農產品出口受到限制。我的餐館做烤鴨原來是從北京進口鴨子,現在只能從加拿大進口鴨子。
其次是政治因素。從兩方面來說,日本國內政治因素對華人影響不大,中日關系的政治因素對華人的影響較大。我們希望中日關系健康穩定地發展。這樣對在日華人有利,對中日兩國有利,對亞洲和世界的和平發展有利。
(作者:于青 編輯:王晶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