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大海深處,云飛浪卷,我國新一代艦載雷達定型試驗如期舉行。
牽引拖靶的飛機高速掠過戰艦上空。
此刻,靶標早已被新型艦載雷達精確鎖定,方位、距離、速度等參數實時傳輸到指揮中心。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導彈呼嘯騰空,直撲目標……
看著飄然落下的拖靶,負責新型艦載雷達監造的海軍軍代表們激動不已。此舉標志我海軍艦載雷達研制水平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較量:在蛛絲馬跡中尋找神秘“黑客”
雷達,現代戰爭的“千里眼”,是克敵制勝的重要裝備。
1999年6月,新型艦載雷達研制工作正式上馬,劉勤、趙培聰、王列3名軍代表奉命進駐某研究所,負責裝備研制監造工作。
某組件是新型艦載雷達最關鍵的器件,每次調試都莫名其妙地出現故障。如果找不出原因,將影響新型艦載雷達的研制進度。
軍代表王列為此寢食不安,連續一個多月“泡”在調試現場,與技術人員一起對電路進行分析測試,也未找到制造麻煩的神秘“黑客”。
一天中午,王列隨妻子乘公共汽車回家。從擁擠的公共汽車上下來的一剎那,他的手被一股電流重重地擊了一下。他看了看,原來是妻子身上的呢大衣產生的靜電所致。王列由此聯想到:“難道是人體產生的靜電把雷達組件損壞了?”
為了驗證自己的判斷,王列連夜趕到廣州,將損壞的組件送到專業檢測部門進行分析。結果證實了他的判斷:組件故障是由靜電沖擊所致。
神秘“黑客”的面紗終于被揭開了,研究所據此對組件進行了重新設計,增加防靜電措施。難題接踵而來。某海域,新型艦載雷達樣機裝艦海上試驗的第一天。
雷達開機,顯示屏上出現“雪花”,目標信號被淹沒在一片又一片雜波中無法識別。
“莫非是雷達故障?”技術人員很快對雷達進行了“全身體檢”,結果一切正常。到底是什么原因?“海上雜波!”在上百萬組數據對比分析中,軍代表劉勤、趙培聰和技術專家找出了問題的癥結。
海上雜波是一道世界性難題,曾經延緩了許多國家研制雷達的進程。它是由于海域上空特定氣象水文條件下產生的電磁異常傳播現象,這種信號很強烈,能掩蓋掉雷達需要探測的目標回波。
為摸透海上雜波的“脾氣”,軍代表葉顯武和研究所技術人員隨艦出海。雷達24小時開機,人員輪換值守連續奮戰。下船后,顧不得休整,他們馬上利用從海上觀測收集的雜波資料數據,展開對比分析……歷經一年的努力,他們終于找到了對抗海上雜波的秘訣,為突破新型艦載雷達的“瓶頸”掃清了技術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