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人生本來就是個大舞臺,每個人都在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只是有人演得好,成功了。有人演砸了,失敗了。
張鐵林、張國立因在多部戲中飾演帝王,而被人們稱為“皇帝專業戶”。但殊不知,在諸多古裝戲中,還有一個特殊的面孔--“王爺”涂們。
對他的名字,有些人還很陌生,但他的面孔你一定熟悉。剛剛播出的82集電視連續劇《貞觀長歌》中那個狂傲、霸氣的頡利可汗,電影《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中的成吉思汗,還有《嘎達梅林》中強占土地的王爺,《朱元璋》中的宰相脫脫鐵木爾,《王昭君》中的呼韓邪大單于……都是鄂溫克族演員涂們扮演的。尤其是拍攝草原歷史文化題材的影視片,更是非涂們莫屬,大家都親切地稱他“草原王爺專業戶”。
與影視片中氣度不凡、八面威風的“大汗”、“單于”、“王爺”相比,生活中的涂們謙虛、幽默。在一次媒體見面會上,涂們這樣自我介紹:“我叫涂們,就是稀里糊涂的人們”,引來一陣笑聲。
從馬背少年到一代“帝王”
內蒙古大草原留給涂們最深的童年記憶,就是騎馬。6歲時,牧民鄰居第一次將他扶上馬背,從此涂們愛上騎馬,一日也離不開。
10多歲時,涂們便有了工作--當馬倌�!爱敃r鄂溫克草原蘇木(公社)及旗里各單位都有馬隊,這些馬隊相當于現在各機關單位的‘車隊'。馬隊的馬匹由專門的馬倌喂養,每天這些馬倌要趕著三四十匹馬到河邊去飲水。一兩個馬倌根本忙不過來。于是,我們這些愛騎馬的孩子就被叫去幫忙,待遇是可以任意挑選其中的馬匹來騎。”回憶起這段經歷,涂們現在還覺得“這活兒太美了!”。
在呼倫貝爾大草原生活了20多年,涂們演起草原題材的作品如魚得水。第一次拍電影是1985年,那時的他還是上海戲劇學院讀大三的學生,在電影《成吉思汗》中扮演一個將軍。而使他在觀眾心中留下印象的是電影《悲情布魯克》中飾演的巴賴。憑借這個角色,他1996年獲得“金雞獎”和東南亞國際電影節最佳男配角提名。
涂們最為觀眾所熟知和喜愛的銀幕形象,就是在歷史題材大片《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中扮演帝王成吉思汗。當影片在國內上映后,立刻引起轟動,他把一代天驕的神采完全演活了。涂們也因此被授予中國最具權威的電影藝術專家獎--“中國第七屆電影表演學會獎”。
“王爺”的感傷
作為一名職業演員,對劇本乃至對劇本涉及的歷史,涂們都有一種責任感。談到演王爺,涂們說:“演了那么多王爺,發現很多王爺戲非要跟勾結日本人聯系起來,這不太符合歷史事實。再比如王昭君嫁給了呼韓邪大單于,換來了邊塞的百年安寧,王昭君成了英雄,而沒有大單于什么事兒了。假如大單于不娶她,能有這段歷史嗎?胡漢和親換來邊塞安寧不完全取決于王昭君,但完全取決于大單于,至少劇本里應該多提及�!�
“許多人認為當演員很風光,其實很累�!蓖總兊男睦锪碛幸环嗬彼崽稹!叭ツ暝诙砹_斯也是拍與成吉思汗相關題材的片子,就比國內拍片要輕松許多,片酬也高。在國外要準備好長時間才拍一兩天,而國內拍電視劇三四天拍一集,不允許重拍,有的臺詞很長,要一氣呵成�!敦懹^長歌》多機位拍攝時,有一段臺詞長達15分鐘,一旦講錯重拍就費勁了�!�
涂們感慨當演員的“心累”�!伴L期從事演藝的人,感情都比較脆弱,容易觸景生情。做演員既要投入情感,還要體驗生活。前些年,國內有個表演不錯的女演員,因為演癮君子體驗毒品,最后染上毒癮死了�!边@件事給了涂們很大的觸動。對于做演員的感受,涂們有一句經典的話:“死去活來”。
在最近播出的《貞觀長歌》中,涂們又與導演吳子牛合作。他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在吳子牛執導的影視片中出演角色了。“與吳子牛合作不僅僅是愉快,還有默契。”當記者問到導演是如何挑演員和分配角色時,涂們告訴記者:“影視圈內有兩句話,人怎么樣?活怎么樣?所謂人怎么樣是指人品,所謂活怎么樣是指專業水平。導演在挑選演員時首先還是看人品,再就是看專業水平了。我這次在《貞觀長歌》劇中扮演頡利可汗,演了好幾天戲,突然有一天,制片人握住我的手說,‘涂們你演得不錯,我們放心了',原來有人在場外盯我呢”。
《環球人物》 ( 2007-04-01 第七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