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所謂“絕對權力產生絕對腐敗”,世界銀行與實體企業、政府的運作規律如出一轍。只要存在處于壟斷地位、缺乏外部監管的權力,就必然會出現濫用權力、藐視法律和規則的腐敗行為。
世行行長的“女友門”丑聞最終以沃爾福威茨的黯然離場而終結。據悉,世界銀行17日發布董事局和行長的聲明,宣布沃爾福威茨將于2007年的6月30日正式辭去行長職務。
據報道,沃爾福威茨曾為其女友的工作調動修改世行規則,并利用關系助她升職加薪,令其年薪高達約19.36萬美元,甚至高出了美國國務卿的薪資水平。世界銀行曾一度標榜自己是全球反腐的領導者,但“女友門”丑聞卻令其聲譽大打折扣。事實上,“女友門”事件是世行既有體制弊病的一次集中性爆發,未來如果該行投票權“一票獨大”的局面得不到改革、內部管理不加以革新,類似的腐敗事件同樣難以規避。
世界銀行的現行規則沿襲了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的要求。在該組織內部,美國一家控制著16%以上的投票權,對世界銀行任何一項重大決議都擁有否決權。而且按照慣例,世行行長的職務均由美國總統提名,并始終由美國人擔任。在這種“一票獨大”的管理體制下,讓世行行長的行為很難被外部力量所監督,由此帶給了行長假公濟私的腐敗空間。
此外,世界銀行人浮于事、管理不善等問題也日漸暴露。在該組織內部,沒有獨立的評估機構和檢查制度、財務控制松散。而且,為了不“受人以柄”,其業務活動及決策過程缺少公開性,很多文件仍處于保密狀態,甚至執行董事會的記錄也不對外公開。這些內控問題的存在客觀上為各種腐敗的滋生奠定了溫床。
所謂“絕對權力產生絕對腐敗”,世界銀行與實體企業、政府的運作規律如出一轍。只要存在處于壟斷地位、缺乏外部監管的權力,就必然會出現濫用權力、藐視法律和規則的腐敗行為。
對于一家企業而言,當所有權結構呈現“一股獨大”的特征時,其董事會內部將無法形成一種權力的制衡機制,眾多中小股東的利益無疑會受到忽視或侵害,由此導致法人治理的失效。同樣,企業內控制度的不嚴謹,則會帶來“家賊難防”等惡果。不久前,由于銀行自身系統管理上的重大漏洞和問題,運鈔人員竟然自編自導了邯鄲農行金庫特大盜竊案,令全國震驚。而對于官員,源于外部監管不足所導致的腐敗、權力濫用等問題更是不少。
當然,世行行長最后引咎辭職同樣具有參照意義。伴隨著美、日、歐三足鼎立之勢代替了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美國經濟一枝獨秀的局面,日、歐在世行中的發言地位日益強化,美國壟斷行長一職已經引發了歐盟各國的不滿,而“女友門”丑聞的爆發恰恰給了歐盟反擊的契機。歐盟代表為此事件曾經集體“逼宮”:法國代表就曾提出,沃爾福威茨應立即辭職,否則將減少對世行貸款機構的捐款;英國也對沃爾福威茨的領導能力和信譽表示嚴重關切,要求世行當局詳細公開事情的來龍去脈。
伴隨著權力制衡力量與機制的強化,世行既有的壟斷勢力不得不做出讓步。因此我們才會看到,盡管美國期望繼續保持對世行的壟斷性地位,一直試圖力保沃爾福威茨的行長位置,但是最終還是不得不接受其辭職的結局。
需要提及的一個細節是,今年1月,沃爾福威茨在參觀土耳其一座清真寺脫鞋時露出了一雙有洞的襪子,由此被稱為“破襪行長”,并一度成為清廉的典范。這也足以說明,遏制權力腐敗的惟一方法就是建立約束機制,而絕非僅看表象的“作秀”。
(來源:新華網 作者:馬紅漫)
本文作者為上海電視臺財經評論員,經濟學博士,專業財經編輯、評論員,主持上海電視臺第一財經頻道《財報天天讀》欄目,長期為多家財經報刊撰寫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