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2008到倫敦2012:倫敦中國文化季好戲連臺
[ 2008-07-31 11:41 ]

2008年,倫敦將年度系列歡慶活動的主題鎖定在中國歷史,文化與遺產。原因何在?因為北京奧運會后,倫敦會接過2012年奧運會的接力棒,北京與倫敦之間的聯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
奧運火炬全球傳遞,倫敦當仁不讓地成為其中一站,見證了即將在北京點燃的奧運圣火。在倫敦站,幾百名火炬手加入到傳遞過程中,這其中包括運運動員,演員,音樂家以及電視媒體人員。此次傳遞希望體現包容和四海一家的奧運理想,“和諧之旅”也由此得名。
4月6日,倫敦的十個大區分別組織了火炬的傳遞活動。火炬每到一處,當地居民都會組織以當地文化為主題的群眾活動來歡迎奧運圣火的到來,以體現倫敦賴以成名的文化多樣性。
為了慶祝北京與倫敦的緊密聯系而在今年這個特殊年份舉行的盛大慶典早在4月份之前就開始了。在2月6日,傳統的中國元宵大紅燈籠就在牛津大街點亮。紅色的巴士穿梭在成千上萬的元宵燈下,中國和英國的文化混搭達到了美侖美奐的境界。
2月10日,人們見識了中國以外最大規模的農歷春節慶祝活動。活動的中心就是倫敦的唐人街。倫敦華埠商會會長鄧柱廷說,因為北京將在倫敦之前舉辦奧運會和殘奧會,今年的慶祝活動顯得更加意義重大。人們可以體驗唐人街在這一年中的豐富活動,而不僅僅是在傳統春節期間。
火炬傳遞和中國春節的慶祝同時拉開了倫敦中國文化季的帷幕。此次為期六個月的“中國在倫敦”文化季將一直持續到奧運會開幕。文化季上,來自中國的才華橫溢的音樂家和表演家們為大家精彩獻藝,其中包括不少來自北京的藝術家。
維多利亞與埃爾伯特博物館展出了著名的兵馬俑藏品,而且香港民族交響樂團也在南岸皇家節慶音樂廳登場演出。
碼頭區博物館將成為針對家長與小朋友的各項活動的主要場館。那兒會有很多工作坊,包括木偶戲,茶藝,美術以及傳統故事會等。在那里小朋友也可以學到一些歷史知識,如為什么碼頭地區的萊姆豪斯會產生最早的唐人街等。早期的華人曾在運送茶葉的遠洋班輪上的餐廳和洗衣房工作。他們到達英國之后就在港口地區定居下來,并且隨后就在附近的陸地上從事工作。這也就是為什么倫敦地區會有如此多的中國洗衣店的原因。
倫敦動物園也推出了以一群聰明的棕鼠作為主角的特殊表演來慶祝中國的傳統鼠年。前來參觀的小朋友有機會體驗到老鼠的真實生活。他們將戴上特殊的頭飾,只能用胡須來“看”東西。觀眾還可以藉由這次機會了解到他們各自所屬的生肖動物有什么特征。
即使沒有機會參加這些活動也沒關系,人們也可以在地鐵里看到中國詩歌精選段落,并得到分發給乘客的福餅等。
08年的倫敦中國文化季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一次,隨著北京和倫敦之間的聯系不斷增多,兩個城市的交流也必將變得更加緊密。
作者:Calum Page
(來源:British Council,http://summer.britishcouncil.org.cn/storylist08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