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獨唱明星為何更易早逝?
艾米·懷恩豪斯去世時年僅27歲。邁克爾·杰克遜、貓王、惠特尼·休斯頓等明星都早逝。
《英國醫學雜志》網絡版(BMJ Open)發表研究報告稱,獨唱、獨奏藝術家(soloists)比組樂隊的藝術家(group artists)更容易早逝。
這份研究對1400名在1956年和2006年間的有名的歐美獨唱、獨奏搖滾樂和流行樂明星進行分析。
這份研究以2012年2月20日為切斷點,這之前有137位明星早逝。
歐洲的明星早逝的幾率是10%,而北美明星早逝幾率則是其兩倍。早逝的明星包括貓王(Elvis)、電吉他演奏家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饒舌歌手2pac、邁克爾·杰克遜(Michael Jackson)、靈魂樂手艾米·懷恩豪斯(Amy Winehouse)、惠特尼·休斯頓(Whitney Houston)等。
歐洲明星早逝平均年齡為39歲,而北美明星則是45歲。
盡管如此,北美歌星早逝的幾率是歐洲歌星的兩倍,為20%。這可能是因為,北美明星在北美的巡演更長,加上有些明星吸毒的緣故。
孤獨VS同舟共濟
一名專門研究名人行為的心理學家哈尼·L·詹姆士(Honey Langcaster-James)解釋,如果是一個樂隊,樂隊成員間的支持是有保護性的,所以樂隊成員早逝的幾率比獨唱家小。
哈尼說:“一般來說,獨唱、獨奏家喜歡單獨行動,故意選擇一個人的生活。”
“他們很可能發現他們身邊的人全是花錢雇來的工作人員,比如公關支柱——他們的經理人等,這些人關注明星的財政狀況,并不關注他們的個人需求。明星很難去相信別人。
“明星需要到訪很多地方,長時間遠離朋友和家人,他們只展現他們的公共形象,而非私下真正的自己。這讓他們感到自卑、被孤立和無助。”
“盡管很受歡迎,心理學研究顯示有各種支持的人能活得更久,樂隊成員可能得益于此,因為他們同舟共濟。
“所以對他們來說相信別人稍容易。成員們能相互阻止自毀的行為,把他們拉回樂隊,既是關心成員,也是因為同舟共濟的緣故。”
不幸的童年?
研究還發現,明星出名的年齡和性別并不影響他們的壽命,但是種族影響,而且非白人藝術家更容易早逝。
另外,那些死于吸毒和酗酒的藝術家比死于其他原因的藝術家更可能擁有不幸的童年。
研究稱,藝術家搞音樂可能是因為想逃避不幸童年的陰影,但搞音樂所帶來的財富也可能導致不健康和危險行為的傾向。
“流行樂、搖滾樂明星是兒童們最常見的偶像。調查表示越來越多的兒童想成為流行明星。電視選秀的泛濫和網絡創造的新機遇都讓這種夢想比以前更容易實現。兒童要認識到,藥物濫用及冒險是基于名明星不幸的童年,不該把他們視為成功的象征,這點很重要。”